俄专家一句话,直接把中国武器贬为废铁:“参数世界第一,但没打过仗。 东风-17高

爱即永不变 2025-08-13 13:47:00

俄专家一句话,直接把中国武器贬为废铁:“参数世界第一,但没打过仗。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速度能到10马赫以上,还能在大气层边缘变轨,美国的反导系统基本拦不住,这技术全球领先。 055驱逐舰更别提,112个发射单元,能装各种导弹,火力密度直接压过美国的阿利·伯克级,连美方自己的报告都承认在这块儿有点落后。 量子雷达、电磁炮这些前沿玩意儿,中国研发速度快得让西方都捏把汗。 从数据上看,中国军工不是吹牛,已经站到世界前排了。 比如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外号“航母杀手”,射程几千公里,能精准打击移动目标,让美国航母编队都得小心点。 歼-20隐形战机,雷达和导弹配置先进,性能直追美国的F-22和F-35。 这些装备在阅兵场和演习里表现抢眼,数据更是让人挑不出毛病。 中国军工这几十年的积累,从材料到电子系统,从跟在别人后面跑,到现在某些领域直接领跑,确实硬气。 但科罗特琴科的质疑也有点扎心:再厉害的装备,没真刀真枪干过,靠谱吗? 俄罗斯的武器参数也许不如中国,但人家在叙利亚、乌克兰战场上滚了多年,实战经验一大把。 比如俄制的S-400防空系统,在叙利亚高强度作战环境里用了好几年,问题暴露了就改,改完更可靠。 美国战斧导弹也一样,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命中率从70%慢慢提上去,全靠实战中不断优化。 反观中国,武器更多在演习和实验室里“模拟”战斗,缺少高强度、长时间的实战考验。 中国军队上一次大规模作战还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离现在40多年了。 这期间虽然有些维和任务和小规模冲突,但跟俄美在现代高科技战争里的经验比,差距确实有。 科罗特琴科的意思是,实战不光考验装备,还考验军队指挥、后勤、协同能力。 没有这些经验,参数再牛,关键时刻也可能掉链子,像伊拉克战争,伊军装备不错,士兵经验也足,但指挥乱七八糟,士气还低,最后被美军碾压,说明经验不是万能,但绝对少不了。 中国军火出口这些年涨得飞快,东南亚、非洲、中东不少国家都在用中国货。 像巴基斯坦的JF-17战机和无人机,在跟印度的边境冲突里表现还不错,证明中国武器不是花架子。 但这些出口武器的作战规模和强度都不大,更多是低烈度冲突,确实没法跟俄美的高强度战争比。 而且有些报道说,中国出口的部分武器在实战里暴露过问题,比如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故障率高,这也让俄罗斯专家对中国武器的实战表现有点怀疑。 像以色列的“铁穹”系统,刚研发出来时也没多少实战数据,但设计先进,测试严格,投入使用后立马成了防空标杆。 中国军工在模拟训练和系统整合上花了大心思,通过高强度的跨军种联合演习,尽量贴近实战环境,这些努力虽然代替不了真战场,但能大大缩小差距。 科罗特琴科的批评忽略了中国军工一个大优势:创新速度快,俄罗斯和美国在某些领域有点墨守成规,中国却在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上突飞猛进。 比如美国到现在还没一款成熟的高超音速导弹,中国东风-17却早早服役了。 中国军工学东西快,吸收教训更快,过去几十年,从模仿西方和俄罗斯技术,到现在自主研发领跑,效率高得吓人。 现代战争变化快,装备可靠性和军队应变能力必须在真战场磨出来。 中国最近跟俄罗斯搞了不少联合军演,像“和平使命”系列,模拟高强度对抗,就是想补这块短板。 中国也在研究俄美在近期冲突里的经验,比如乌克兰战争里无人机用得火热,直接推动了中国无人机技术的升级。 科罗特琴科的“废铁”说法听着刺耳,但点出个现实问题:技术参数是基础,实战经验是试金石。 中国武器的参数优势没得说,但要在国际上真站住脚,还得实战证明自己。 未来中国军队多参与国际行动,积累经验,这些“参数第一”的装备会更有底气,只要技术继续领先,实战短板慢慢补齐,“废铁”这标签迟早被撕掉,换来的是对手的真敬畏。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0 阅读:232

评论列表

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

4
2025-08-13 14:20

中国攻美国防,实弹打一下试试,后果自负不能哭鼻子讹人!

朕的万里江山呢

朕的万里江山呢

1
2025-08-13 22:14

笑话,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那个国家敢试试:宝刀百练生玄光,东风快递飞寒铓!

猜你喜欢

爱即永不变

爱即永不变

爱你永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