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嫖18年?”北京,一女子与男友同居18年,恋爱期间,男友3次出具赠与协议,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12 19:20:48

“被白嫖18年?”北京,一女子与男友同居18年,恋爱期间,男友3次出具赠与协议,承诺将自己名下的房产送给女子。后来男友因病去世,女子按照协议继承房产时却被告知,男友去世前1个月签署了撤销赠与协议!女子认为自己被坑了,将男友母亲告上法院,法院判了!   法院判决书上的“驳回诉讼请求”几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李女士眼里。 她捏着纸的手指关节发白,恍惚间看见2013年那个雨夜,张先生把第二份赠与协议塞进她手里,纸张被雨水洇出毛边,他却拍着胸脯说:“这字一签,这辈子都作数。”   那年争吵的起因早已模糊,只记得自己红着眼问“不结婚,这房子能算我们俩的吗”。冷战半个月后,他捧着协议来找她,特意在末尾加了句“无论未来关系如何,此赠与承诺不变”。 李女士当时把协议折成小方块,藏进羽绒服内袋,觉得这比结婚证还暖。她不知道,法律条文里藏着一把“撤销权”的钥匙,随时能打开这18年的信任。   2005年相识时,两人都刚过三十,在朋友聚会上聊起“不想被婚姻绑架”的话题,像找到同盟。张先生说自己有套两居室,“你搬来住吧,省得两边跑”。 李女士收拾行李时,母亲在电话里叮嘱“没领证,凡事留个心眼”,她却笑着说“他人品信得过”。 这一住,就是18年——她换掉漏水的水龙头,在阳台砌了花池,连张先生母亲来小住时,床品都按老人喜欢的碎花样式添置。   第一次收到赠与协议是2008年,张先生手写的字迹歪歪扭扭:“自愿将名下房产赠与女友李女士,待合适时机办理过户。” 他说这是弥补没求婚的遗憾,李女士把协议夹在《婚姻法》教材里,其实没看懂那些关于“物权转移”的条款,只记住了“赠与”两个字。   2019年父母来京,饭桌上父亲指着房产证问“啥时候过户”。张先生当即铺开纸,第三次写下承诺,特意注明“等李女士社保满年限即过户”。 他知道她早年换工作断了社保,一直没购房资质,这话像颗定心丸。那天晚上,李女士发现他手机里存着“北京社保补缴攻略”,浏览记录停留在凌晨三点。   变故发生在2023年春天。张先生咳得越来越厉害,李女士辞了职,每天算着时间喂药、擦身。5月的一天,他妹妹带着两个陌生男人来,说要录段视频“留个念想”。 李女士扶他坐起身时,他还笑着说“等我好点,带你去看承德的避暑山庄”。视频里他说的话含混不清,她只当是病中胡话,没料到那竟是撤销赠与的声明。   葬礼后整理遗物,李女士在张先生枕头下摸到张便签,上面写着“下周一陪李女士办过户”,日期是他去世前三天。 她拿着便签找张母,老人却递来一份快递,里面是撤销协议和那段视频的备份。屏幕里的张先生虽然虚弱,说“房子留给我妈”时,眼神异常清明。   法庭上,张母的律师翻出《民法典》第658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三次协议的原件摆在桌上,2013年那份“无论关系如何不变”的条款被红笔圈出,律师却指出“物权未转移,承诺无约束力”。 李女士掏出18年的水电缴费单、医院陪护记录,声音发颤:“这房子的每块砖都有我的体温,怎么就成了‘未转移的财产’?”   张母在庭上哭了,说儿子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妈就我一个依靠”。两名见证人也证实,签署撤销协议时张先生思路清晰,还特意问了“之前写的那些还有效吗”。 法官敲击法槌时,李女士忽然想起张先生曾说“这房子是我爸留下的,得留个念想”,当时只当是念旧,如今才品出别的滋味。   后来她在整理旧物时,发现2008年那份协议背面,张先生用铅笔写了半句话:“等她有了资格……”笔尖划过的痕迹很深,像刻在时光里的叹息。 只是这声叹息,终究没能敌过法律的冰冷,也没能留住人心最后的温度。     信息来源:半岛晨报——2025-08-09《同居18年男友三赠房产去世前撤销》

0 阅读:178

评论列表

用户62xxx32

用户62xxx32

2
2025-08-12 20:37

男的渣女的蠢。既然追求独立不想被婚姻绑架,就别惦记着结婚才能拥有的权利了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