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3日,一女子走到孙传芳背后,朝着孙传芳后脑勺便是一枪,孙传芳立刻扑倒在地,女子又连补了两枪。孙传芳脑浆迸裂,鲜血流了一地,瞬间倒在血泊中。 这场震惊全国的刺杀事件,其根源可追溯至十年前的军阀混战。1925年秋,奉系将领施从滨统军与孙传芳部在皖北展开激战。 时年五十八岁的施从滨本已申请解甲归田,却被上司强令出征,最终兵败被俘。当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被押解至蚌埠车站时,孙传芳全然不顾“不杀战俘”的军阀默契,冷笑道:“施老不是想当安徽督办吗?”即刻上任吧!” 当夜,施从滨被斩首,头颅于车站悬示三日。那布条上的字迹透着狰狞:“新任安徽督办施从滨之头”。 此举不仅因虐杀触犯兵家禁忌,更以悬首暴尸践踏人伦底线。当遗照传至天津施家,长女施谷兰咬破嘴唇立誓:“男儿有泪不轻弹,血债必要血来还!” 复仇之路竟耗去施剑翘整整十年韶华。她起初寄望于堂兄施中诚。在她的恳请之下,张宗昌将施中诚擢升为烟台警备司令。 未料权势熏心之下,施中诚竟将誓言抛诸脑后。1928年,父亲忌日那天,她悲痛万分,不禁痛哭流涕,彼时借宿家中的军官施靖公窥见了这一幕。 此人以“替汝报仇”为饵求婚,施剑翘毅然冲破同姓不婚旧俗下嫁。七年后施靖公升任旅长,却对报仇避而不谈。 绝望中她写下“痴心愿望求人助,结果仍需自出头”,更名“剑翘”,取意“翘首问青天,拔剑斩仇雠”,甚至通过外科手术放开裹足,忍痛练习行走射击。十年间两度托付他人,终悟血仇唯有亲偿。 转机源自1935年观音寺的一场偶遇。施剑翘在父亲忌日焚纸痛哭,僧人劝慰时无意提及:“靳云鹏、孙传芳这等人物不也皈依佛门了么?她旋即化名“董慧”,混入孙传芳所创办的居士林。 彼时孙传芳深居英租界,宅邸高墙电网护卫森严,却因每周三、六必至佛堂诵经暴露行踪。 11月13日清晨阴雨绵绵,她本以孙必不至,空手前往探查。忽见居士擦拭前排座椅,心知仇人将至,急租车返家取枪。再返佛堂之际,果见孙传芳身披袈裟,正襟危坐。 她设计的宽大外套完美隐蔽手枪,缓步移位时无人警觉。三声枪响,十年积愤于一朝迸发。 案件审理成为舆论风暴中心。天津地方法院初审判处十年徒刑,二审时虽认可其义举有可悯之处,却依旧改判为七年。耐人寻味的是,社会竟对杀人者报以滔天同情——报纸标题直呼“施小姐报父仇”,民间团体请愿书雪片般飞向南京。 究其根源,孙传芳“笑面虎”恶名远播:任联军总司令时推行“杀人主义”,视民命如草芥;虽晚年拒当汉奸保节,然暴虐形象早难扭转。 而施剑翘庭上陈词字字铿锵:“若父战死沙场,我绝不仇孙。然其残杀俘虏悬首示众,此仇不共戴天!”更令民众动容的是她周密布置的“自首证明”:油印传单详述冤屈,手枪余弹尽交警方,甚至提前备好遗嘱。 当律师质问“佛堂杀人后未逃遁,反促人报警,岂非自首?”法官亦无言。 政治力的介入终改写结局。冯玉祥联合李烈钧、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联名上书,借施剑翘四叔施从云与自己的袍泽之谊,极力陈说“孝烈可风”之事。 国民政府顺势而为,特赦令言其“发于孝思,其志堪哀,其情尤可宥”。1936年10月,入狱仅十一个月的施剑翘重获自由。 这位手刃军阀的传奇女子,余生再未沉溺私仇。抗战爆发后,她发起献机运动募得三架战机;1946年创办从云小学专收贫寒子弟;晚年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79年病逝时,世人记得的已非佛堂枪声,而是她以柔肩勇担家国大义的背影。 素材来源:和政发布 和政县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2022-11-07 16:37
1935年11月13日,一女子走到孙传芳背后,朝着孙传芳后脑勺便是一枪,孙传芳立
沈言论世界
2025-08-12 11:14:32
0
阅读:842
客舟听雨
女中大丈夫
山顶洞人
👍👍👍
邓立
施先生大孝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