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最好的回报来了,不是在中国出名了,也不是中国的热情招待,而是,官方给他的这个称呼。央视在采访时,直接在屏幕上打出来的介绍就是法国友人马库斯。这是这个称呼,足以看出从官方来说已经把马库斯当成了中国的朋友。 马库斯出生在法国一个平常人家,他的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1914年出生在图卢兹,上世纪30年代去了上海做生意。那时候,日军占领上海,劳伦斯亲眼看到日军在街头肆虐,他收集了数百张照片,用防水袋包好保存起来。其中不少照片记录了日军在淞沪战场的暴行,部分还沾有血迹。劳伦斯一家遭受重创,他的两个儿子被日军用毒果汁害死,另一个儿子目睹后精神崩溃,回法国后长期卧床不起。劳伦斯临终前反复叮嘱后人,等中国强大后再把照片交给中国人,避免被不当利用。 马库斯的母亲从小听这些家族故事,她整理旧物时常常查看那些相册。2021年,马库斯清理车库时发现这些遗物,一共618张照片,他分类放进文件夹,标注背景信息。他决定无偿捐赠给中国,联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安排手续。过程中遇到障碍,有人假冒他到大使馆散布谣言,他收到匿名威胁邮件,甚至出发前几天胳膊被划伤,但他继续打包照片。马库斯与两位朋友士杰和钟灏松商量对策,他们三人检查每张照片,确保完好,最终携带这些资料去中国。 这些照片经专业鉴定,是明胶银盐黑白相纸,洗印于20世纪30到50年代。马库斯母亲支持他捐赠,她建议他考虑在中国停留,那里更稳定。他推进事宜,避免延误。马库斯一行先到北京,然后去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捐赠。工作人员检验照片,确认材质和年代,记录尺寸和内容,整个过程花了数小时。捐赠后,他们受到官方招待,参观景点,导游介绍历史。 央视采访马库斯,他穿正装坐在演播室,屏幕显示“法国友人马库斯”。他讲述照片来历,采访结束后工作人员握手道谢。中国网友在平台转发视频,表达欢迎,马库斯浏览留言,偶尔回复。他们去哈尔滨吃铁锅炖,尝东北菜。官方提供车辆接送,确保行程顺利。他们还参观其他纪念场所,感受民众支持。这种官方认可比礼物更有意义。采访播出后,更多媒体报道,马库斯与朋友在酒店讨论下一步。 捐赠后,马库斯于8月重返中国,7日去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他查看展品,包括细菌武器和受害者记录,在留言簿写“历史只有一个版本”。次日,看电影《南京照相馆》,结束后向周围人鞠躬,表示家族未能早公开证据。照片鉴定结果公布,全属真实,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永久收藏,部分用于展览。他在法国大使馆交接,公使陈栋握手,完成手续。 马库斯母亲通过视频建议他留在中国,这里更安全。他与朋友继续旅行,计划去日本展示证据,推动了解真相。中国方面安排安保,他表达感激,继续守护历史。活动后,马库斯回法国,更新平台分享经历。朋友协助整理资料,准备全球出版照片集。官方保持联系,邀请参与纪念活动,他推动历史教育。 历史不是随便就能抹掉的,那些照片就是铁证。日军当年在上海、南京的暴行,劳伦斯一家付出了惨痛代价才记录下来。现在,中国强大了,这些东西终于回到了该去的地方。马库斯不是第一个帮中国人守护记忆的外国人,但他的举动特别接地气,因为他没求名没求利,就想让真相传出去。想想看,如果没有他,外公的遗愿可能就埋在车库里了。
马库斯最好的回报来了,不是在中国出名了,也不是中国的热情招待,而是,官方给他的这
冰封万里行者孤
2025-08-12 02:37:4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