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最高销量250万!从13个最能卖的AI硬件,我读懂了两个关键变化

从250万枚Oura健康戒指到48小时售罄的40美元特斯拉机器人,13款现象级AI硬件揭示两条主线:硬件即入口、AI成灵魂,订阅制让“卖设备”升级为“卖能力”。谁能把用户高频绑定进数据与内容闭环,谁就握住了AI时代的下一门大生意。

在AI的催化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具身智能”这个词突然火了。

但说到底,具身智能离普通人的生活还很远。现实中,真正能卖爆的AI硬件,既不是能跳舞的机器人,也不是炫技的多模态终端,而是那些埋进生活细节、解决小问题的小设备。

乌鸦君翻遍亚马逊和TikTok平台的销量数据,发现最能打的,反而是那些看起来毫不起眼,却刚好踩中刚需场景的产品:

一枚Oura智能戒指,轻若无物却能追踪全套睡眠指标,悄悄卖出250万枚,成了健康监测赛道的隐形冠军;一张Plaud录音卡片,贴在手机上就能实时转录+摘要,年收入突破1亿美元,彻底改写了会议记录的打开方式。

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点:不求全能,只求刚好够用。

它们专注单一场景,打磨AI模型与交互细节,做到极致自然——于是,用户愿意留下、也愿意付费。

更重要的是,AI硬件的变现逻辑也正在改写:

卖设备只是起点,订阅服务才是未来大头,甚至有人直接硬件白送,靠AI服务长期回本。

为此,乌鸦君梳理了亚马逊上销量最好的13款AI硬件,呈现出一个更真实、也更接地气的AI战场。

/01/6款爆火,重写“终端设备”的价值逻辑

从睡眠戒指到录音卡片,从AI挂件到机器人玩具,新一代智能设备不再只是“记录工具”,而是具备感知力、生成力与交互力的AI伙伴。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硬件即入口,AI才是灵魂。

下面这几款爆品,就是“AI时代终端”的代表性样本:

(1)OuraRingGen4Horizon:戴在手上的私人健康教练

售价:299美元起+云服务5.99美元/月

成绩:2024年10月上市,累计出货250万+,连续两季稳居北美高端智能戒指销量第一;AppStore健康类Top5。

AI亮点:

(1)多模态融合:血氧、皮肤温度、心率变异性融合建模,仅需30秒给出完整睡眠评分;

(2)AskOura:自然语言问答支持,用户可追问“昨晚为啥睡不好”,AI引用当天生理数据给出个性化解释与建议(如推迟咖啡因摄入3小时)

(2)PlaudNoteX1:录音卡片

售价:129美元

成绩:2024年12月上市,已交付超30万台,年化收入1亿美金,连续2年达10倍增长。全球智能硬件新品预售第一、TikTokShop美国站月度单品销售额第一、美亚站类目第一。

AI亮点:

(1)GPT-4o实时转录+一键摘要,60分钟语音秒变“脑图”;

(2)说话人分离支持最多8人,自动标注姓名;

(3)摘要支持自定义字数,按100/300/500字生成不同浓缩版本;

(3)RewindPendant:AI项链不只是穿搭,更是记忆外挂

售价:59美元+云服务20美元/月

成绩:2023年底开始预售,官网waitlist排队人数超过30万,官方表示交错发货至2025年底,未公布最终零售销量。

AI亮点:

(1)本地Whisper模型即时录音索引,云端大模型浓缩24小时为5条“记忆卡片”;

(2)Time-Travel功能:说出“上周四”,就能回放那天的关键语音片段;

(4)HaiviviBubblePal:儿童的离线AI故事机

售价:59美元

成绩:2024年8月上市,总计销量已达25万台(海外5万台),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

AI亮点:

(1)离线7B大模型本地部署,2秒内生成个性化童话故事;

(2)声音情绪识别能力强,能根据孩子的语调调整故事情节走向;

(5)特斯拉Optimus6m²:可编程机器人玩具

售价:40美元(首发)

成绩:2024年11月上市,首批10万套48小时售罄;二级市场eBay溢价峰值达32倍,今年6仍维持3–5倍溢价区间。

AI亮点:

(1)模仿学习:用户演示一次,20个关节5秒内精准复现;

(2)预设200+动作,语音直接控制“俯卧撑”“敬礼”“变身”;

(3)支持图形化编程(Blockly)+PythonAPI,打造编程启蒙入口;

(6)RabbitR1:AI副机,从问事到办事

售价:199美元

成绩:2025年6月上市,销量超10万台,登顶亚马逊LaunchpadAI设备榜TOP2;TikTok相关话题播放量3.6亿次。

AI亮点:

(1)定位“AI副机”,独立4G+eSIM,无手机也能语音打车;

(2)行为学习模型记录用户操作路径,3次演示后即可自动帮订星巴克;

(3)“RabbitEye”视觉识别5000+商品,超市比价直接语音播报最低价。

/02/数码AI升级:从“可穿戴”到“可决策”

这类产品的共同特征,是把AI真正嵌入刚需场景,不再只是数据采集工具,而是具备“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能力,能主动替用户省脑、省力、省判断。

它们并不像Rabbit或Oura那样重构终端形态,但在日常使用中,悄悄完成了AI的渗透与场景切换。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从感知到决策:设备不再只是记录数据,而是基于数据做出个性化建议,Whoop、BeePioneer就是典型——用户不用问,AI就先说。

2.从数据设备到行为助手:Ray-BanMeta不再是穿戴式摄像头,而是变成“看懂你所看”的交互入口,具备初步的执行能力。

3.从功能产品到内容产品:AmazonFire平板不只浏览网页,而是能自动扩写、总结、生成图像——AI赋能下,内容能力成为新卖点。

这些看似平凡的设备,正以“无感替代”的方式,把AI从炫技工具,变成了默默工作的生活助手。

下面这几款爆品,就是“AI日常化”的代表性样本:

(1)Whoop4.0:戴在手腕上的AI健身教练

成绩:WHOOP公司2025年收入预估达7.5亿美元,全球可穿戴健身市场份额约15%。

AI亮点:

(1)每日由AI模型生成“负荷-恢复-睡眠”综合建议,预测最佳训练强度;

(2)当HRV(心率变异)连续3天下降,自动生成个性化“健康计划”与“受伤预警”‘

(2)BeePioneerAI,变身会议助理的AI手环

售价:49.99美元+AI订阅9.99美元/月

成绩:2025年4月上市,亚马逊AI手环榜Top3,正式发布前候补超过30万人。

AI亮点:

(1)环境降噪算法识别5米内人声;

(2)全天候拾音,GPT-4o可整理会议记录、生成个人摘要,支持40种语言。

(3)Ray-BanMeta:一副能“看懂世界”的智能眼镜

售价:299美元起

成绩:售出超过200万台,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两倍,北美可穿戴榜第1名;TikTok话题播放超4亿次。

AI亮点:

(2)“Look&Ask”视觉拍照问答,可识图+场景描述;

(2)GPT-4o实时翻译字幕直接投射在镜片上,支持离线语种包。

(4)EUHOMYAI翻译耳机:10美元听懂全世界

售价:9.9美元(无订阅)

成绩:2025年5月上市,TikTokShop电子设备榜冠军,3个月超12.9万件,总销售额超137万美元。

AI亮点:

(1)AI双向同声传译:耳机与手机各识音,自动判别说话人,延迟300ms,在线模式支持40国语言;

(2)离线模式内置8国语言包,无网仍可连续工作4小时。

(5)AmazonFireAI平板:从内容工具到内容助手

售价分为三档:54.99美元起/149.99美元起/239.99美元起

销量及其他成绩:FireHD82024款连续4个月位列电脑和平板类目Top10,评论数超9.5万。

AI卖点:

(1)AI自动扩写任意文本,支持自定义语气与结构;

(2)一键生成摘要网页内容,节省阅读时间

(3)自然语言生成壁纸,5秒出图,4K分辨率

/03/家居AI中枢:从“看门”到“做事”,家开始自己动了

新一代家居AI设备,早已不满足于“智能响应”。它们正演化成主动感知+多设备联动+个性化服务的家庭大脑——让你“躺平”的不再是沙发,而是整个家。

它们的核心变化不在于“功能多少”,而是:

(1)跨设备联动:扫地机器人听懂指令,门铃接入Alexa语音播报,家电开始串联协作

(2)主动服务意识:不再等你操作,而是根据场景“自动触发”

(3)个性化理解与反馈:识别你是谁、你在做什么、你习惯什么,让体验“像家人而不是工具”

下面三款产品,就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1)RingBatteryDoorbellPlus:门口第一道AI哨兵

售价:149.99美元

销量成绩:2025年5月上市,月销超6万台(JungleScout预估),总评论超5万+。

AI卖点:

(1)包裹检测模型区分快递、外卖、动物;

(2)一旦检测到动作或门铃触发即自动录像,AI生成事件摘要,如“快递员放下包裹”等文字描述;

(3)支持Alexa语音播报,如“有人在门口停留超过30秒”。

(2)RoborockS8MaxVUltra:AI扫地机也能听懂你说话了

售价:1799.99美元

销量成绩:2024年PrimeDay清洁电器类目冠军;累计评论超35k,评分高达4.8。

AI亮点:

(1)ReactiveAI2.0可识别73种障碍物,包括宠物粪便并绕行;

(2)GPT-4o语音指令“去沙发底下扫一下”,自动定位沙发区域;

(3)房间类型AI自动标注,客厅、地毯、厨房分区清扫策略不同。

(3)家庭机器人AmazonEchoShow8/10/15

售价:90–250美元

成绩:EchoShow8是Prime会员日智能音箱类目Top1,评论数超11万,评分4.7。

AI卖点:

(1)“视觉ID”识别10位家庭成员,个性化播报日程;

(2)多轮上下文记忆最长30轮,可追问“刚才说的会议几点?”;

(3)文档拍摄后自动生成要点+待办列表。

/04/商业模式分化,AI硬件走向服务化

与过去的电子消费硬件不同,AI硬件在商业模式也正在出现变化,卖硬件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订阅服务的占比明显增长。这背后的趋势是,AI硬件的逻辑正在从“卖设备”变成“卖能力”。

归纳来看,上面这些AI硬件商业模式可拆成三种典型路径:

第一类,订阅优先:硬件只是“换你入场”的门票

代表产品:OuraRingGen4Horizon、RewindPendant和Whoop4.0。

OuraRingGen4Horizon,订阅收费5.99美元/月。OuraRing299美元的售价看似不低,但其真正护城河是那套每日AI评分+生理建议模型。2024年其AppStore健康榜Top5地位,靠的是持续使用而非一次性购买。

RewindPendant则从“听你说话”切入,订阅服务20美元/月,靠每天生成5条“记忆卡片”形成数据依赖,典型的延迟价值捕捉模型:让用户先用起来,再逐月锁定消费。

Whoop更极端,直接把硬件免费发,只靠订阅锁定长期价值,目前WHOOP公司年收入预估达7.5亿美元——完全是“AI即服务”范式的样板。

第二类,一锤子买卖+生态扩展:从玩具卖到“周边宇宙”

代表产品:TeslaOptimus6m²机器人。

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一次性硬件为主,AI服务免费或嵌入本地模型,但通过“生态延展”不断增加用户消费点。

Optimus初始售价仅40美元,但用户后续会为动作包、扩展配件、编程权限、夏令营课程反复付费,本质上是“机器人里的乐高”。eBay上甚至出现32倍溢价,验证其收藏和二级流通价值。

第三类,AI能力封装进操作系统,卖的是“主导权”

代表产品:RabbitR1、AmazonFireHD系列平板和EchoShow系列家庭中枢

这些产品背后的公司不靠卖设备赚钱,而是通过封装AI能力、抢占操作入口,在生态层面建立长期收益模型。

比如,RabbitR1把硬件、RabbitOS、云模型能力打包,直接走“AI副机”路线,不靠订阅,而是靠用户留存在Rabbit生态中,未来极有可能开放商店或交易接口。

而FireHD平板售价低至54.99美元,但背后的AI写作、摘要、生图服务逐步引导用户成为Prime会员。

大致总结下来,未来AI硬件的付费可能会呈现三种形态:

1.小硬件订阅化:如健康戒指、听觉记录、私域AI助理等,将逐步形成“硬件+数据+模型”的长尾订阅结构。这种方式本质是“订阅你的数据”:你越离不开它,它赚得越稳。

2.娱乐产品IP化:这类产品靠“AI玩具+内容付费+模块生态”组合盈利,走的是从硬件到IP的演化路线。

3.平台级产品系统绑定:争夺AIAgent操作系统入口。这类产品以“AI主界面”自居,不靠功能打动人,而是通过低价或免订阅快速占位用户路径。

最终,AI硬件能否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型,关键不在卖多少钱,而在于:

能否让用户频繁用(高交互频率);

能否让用户离不开(强生态黏性);

“交互即货币,黏性即资产”,才是AI时代硬件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