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广东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打造的全市首个“政务夜市”在飞来湖公园热闹“开市”。这一创新实践将政务服务融入城市文旅场景,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限制,让市民在逛公园、散步的轻松氛围中,就能便捷咨询政策、办理业务。
“便民夜市”的推出,实现了便民服务从白天工作时段向夜晚休闲时段的延伸,这不仅仅是服务时空的突破,更是便民服务在有效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难题等方面的积极尝试与探索。“小切口改革”往往蕴含“大民生善意”,“政务夜市”背后凸显的,正是便民服务改革善意的完美人性释放。
政务服务走向寻常夜市场景,群众在夜市“烟火气”氛围下,在民生休闲消费场景中,近距离无障碍完成政务事务办理,公共服务从原本的‘高堂场所’走向寻常巷陌夜市,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服务”,从群众专门办理到休闲状态下轻松搞定,公共服务的便民利民属性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不仅能降低政务服务压力,缩短服务距离感,提升服务亲和力,近距离的互动沟通、政策解释、服务受理办理等,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共服务的群众认同感和便民体验感,政务服务的认可度和点赞率可想而知。
当然,“政务夜市”便民意义可期,但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设置服务力量时面临资源成本压力,夜间办理服务事项时在及时性和成效质量方面会面临考验,服务项目设置与便民期待之间可能存在距离等等。但只要为民为先,便民为要,这些问题都无法阻挡“政务夜市”便民改革的瑰丽释放。
因而,“政务夜市”释放为民善意和魅力,尤需统筹科学安排到位。一方面是科学统筹调配服务力量,让“政务夜市”真正成为实打实的服务延伸和便民到位,确保政务服务日夜同样,服务同步,成效同质。在统筹调配服务资源时,还要兼顾工作人员、服务设施、便民项目、服务内容的配置到位,更要对“政务夜市”值班人员科学统筹安排,既要兼顾业务服务力量配备,又要兼顾服务人员福利报酬和保险待遇等的人性化保障有力,为“政务夜市”真正发挥作用奠定扎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科学统筹设置服务项目和服务地点。“政务夜市”自然要随烟火气同步构成夜色瑰丽,但也受到服务项目设置的考验以及群众办事类别集中与分散等现实考验。因此,尝试“政务夜市”时,可以采取分类设置、分期设置、联网办理等方式,按照日期和服务事项集中分散实际等,设置不同的服务板块和类别,在不同日期集中供给,并提前公开公示服务地点、服务内容,让群众有所选择,实现便民服务与“政务夜市”集中办理的完美结合,既不浪费服务资源,又不让群众跑冤枉路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可以采取技术联网、预约办理告知反馈等方式,让“政务夜市”的便民利民真正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为确保“政务夜市”服务质量和成效,有关部门还应建立健全“政务夜市”监督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让“政务夜市”服务更加规范、科学、到位,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好举措”,真正让“小切口”改革凸显“大民生”善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许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