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学霸高旭,由于竞赛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了清华大学。然而,准备读博时,他却断然放弃了原来的专业,选择更难的工程物理学。让人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改变,彻底改写了他以后的人生轨迹,让他成了一个万众瞩目的人物。 高旭出生在乌鲁木齐,家境普通,却从小对科学着迷,尤其是物理学。课余时间,他常泡在学校图书馆,啃一本本厚重的物理书,笔记本上写满了公式和草图。1999年,高二的他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凭借扎实的功底拿下一等奖,但因为粗心把“神舟”写成“神州”,丢了2分。这次小失误让他印象深刻,也让他对航天领域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20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乌鲁木齐市一中毕业,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物理学系。在清华的日子,他刻苦钻研,实验室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常常熬夜研究问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顺利保送硕士和博士。 到了读博的关键节点,高旭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物理学专业,转而攻读工程物理学。这个领域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复杂的工程实践,难度高得吓人。很多人不理解,他为啥要放弃已经驾轻就熟的道路,去挑战一个更难的领域?其实,高旭心里一直有个航天梦。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时,他守在电视机前,飞船升空的画面深深震撼了他。他想,物理学固然有趣,但能把知识用在航天事业上,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才更有意义。 转专业后的日子并不轻松。工程物理学涉及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前沿领域,课程和实验的强度远超从前。高旭每天埋头于教材和实验数据,啃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花大量时间研究热控系统、材料性能等实用技术,逐渐从理论派转型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专家。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也让他离航天梦越来越近。博士毕业后,他顺利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为神舟飞船研发团队的一员,开始了他在航天领域的奋斗。 从普通工程师到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航天工程要求极高的精度,99分都不算及格,必须100分。他参与了飞船热控系统、结构设计等关键环节,每一步都如履薄冰。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全国人民为之沸腾。高旭作为核心设计师之一,出现在央视直播中,向全国观众讲解飞船的技术细节。他的表现沉稳自信,赢得无数网友的点赞。网友们纷纷留言,说他是“清华的骄傲”“国家的脊梁”。 高旭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坚持和选择。面对国外高薪工作的诱惑,他多次谢绝,始终留在国内。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神舟飞船的照片,旁边写着“为国效力”。他常说,国家培养了他,他就要用自己的本事回报国家。如今,他依然在航天一线,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中国航天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