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有个李生,十分风雅,二十岁了还没娶亲,立志要娶个西施那样的大美人。亲友们都劝:"哪有那么多西施貂蝉?等你找到真爱,头发都得白了!" 李生仍然坚持。 又过了几年,清明这天,李生扫墓归来,遇见童年时死去的仆人阿忠,恍惚间忘了他已过世,便问:"是母亲派你来接我吗?家里也没急事,何必匆忙?" 阿忠说:"是老主人想见公子,不是主母。" 父亲早已过世,李生大惊,但父命难违,只好跟着阿忠来到一座大宅,只见门庭高大,宅院连绵。 刚想进门,阿忠拦住说:"主人正生公子的气,要责罚你呢。若是新姨说情,或许能平息怒火。我先进去求她,公子再进。" 李生茫然问:"新姨是谁?" 阿忠答是父亲新纳的妾。 等了好久,阿忠出来说:"新姨答应了,见了面就为公子解围。" 李生走进堂屋,见到父亲,衣冠与生前无异。 一见到他,父亲便厉声喝道:"你作为李家后人,只知道寻美色,是何居心!" 说罢就坐,十分生气。 李生伏地不敢抬头,父亲喊阿忠拿棍子来,李生叩首辩解道:"孩儿不孝,但婚姻大事若不称意,如同附骨之疽。望父亲宽恕,成全我的心愿!" 正危急时,屏风后走出一位盛装丽人,含笑劝父亲道:"公子所言也是少年常情,不必苛责。我家侄女中不少好姑娘,我来做媒,让他来挑如何?" 父亲还在气头上,阿忠又在一旁帮忙劝说,父亲才拂袖道:"随你办吧,我就没见过这么不听话的儿子。" 李生以庶母之礼拜见丽人,她命丫鬟叫来十多位女子,有的穿轻纱,有的披翠羽,淡妆浓抹各有风情,全在台阶下站成一排。 他看得眼花缭乱,直到看见一个梳着垂髫的小姑娘,穿着烟色纱衣,容貌光彩照人,比谁都亮眼。 丽人介绍说:"这是绿绮,我侄女,公子看如何?" 李生看得呆了,连声称好。 丽人笑道:"公子好眼力!" 当晚堂中燃起红烛,李生与绿绮拜堂成亲,送入华屋。 李生询问她身世,绿绮答:"我与姑姑都姓胡,父母在剑南任职,姊妹们靠姑姑抚养,婚姻全凭她做主。" 次日清晨,小婢在窗外呼唤。 绿绮梳起妇人发髻拜见公婆,父亲给了两锭白银,说:""你已成家,该回去了,别让你母亲在家担心。" 又赠送一箱簪子耳环、几十套衣服,催他们快走。 李生和绿绮哭得说不出话,父亲和丽人也面露伤感。 阿忠进来催:"车马备好了,少主夫妇该启程了!" 父亲板起脸骂李生:""痴儿!这岂是久留之地?" 回家后,母亲见绿绮大惊,听李生讲述经过,恍然道:"你父亲中年在外读书,夜夜有美人相伴,谈诗论 文应答如流。一天,那女子告辞说:' 你已有妻子,我不能夺了别人丈夫,让让别人孤单。若想与我相伴,等十二年后吧。' 后来,你父亲临终时忽然说:' 那个人来接我了,我死而无憾。' 我问是谁,他说:' 就是十年前灯下谈天的人。' 如今看来,她就是狐仙啊!" 李生设宴让绿绮拜见亲友,众人见她如此美貌,惊叹不已。 次年绿绮生下一子,十分聪明。 李生在郊外又遇到了阿忠,他说:"主人听说公子得子,十分欣慰,新姨让传话,此子能光耀门楣。" 说完就消失了。 李生的孩子果然聪慧,八岁已通晓《毛诗》《左传》,会客时对答得体,大家都看好他将来成为栋梁之材。 本篇故事源于《萤窗异草》,父母的操心真是没尽头,死后还惦记着儿子的婚事。 关注@子虚先生讲故事 ,每天来看新故事#民间故事# #新锐创作者成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