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5年11月,被困临漳旗杆章村的第40军军长马法五决心带领残部突围。临走前,

1945年11月,被困临漳旗杆章村的第40军军长马法五决心带领残部突围。临走前,副军长刘世荣特别要求特务营的营长田玉峰,把抓到的八路军俘虏全部都给杀了。

先说说马法五,这位军长可不是一般人。1894年出生在河北高阳,从小念过书,后来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毕业后一步步爬上来。他早年跟着直系军阀孙岳混,后来投了冯玉祥,北伐战争里也露过脸。到了1930年代,冯玉祥跟蒋介石闹掰,他也跟着打了中原大战。结果冯玉祥输了,他被南京国民政府收编,1935年升了陆军中将。抗战爆发后,他带兵参加了徐州会战,1942年当上第40军军长,次年还代理过河北省政府主席。1945年,他已经是第11战区副总司令兼第40军军长,风光得很。可到了11月的邯郸战役,风向变了,第40军被八路军围困,他只能拼死一搏。 突围前,马法五召集手下开了个会,分析局势,觉得夜里突围是唯一活路。他不是没脑子的人,军事经验丰富,知道再耗下去就是等死。可这次行动没那么简单,八路军早有准备,包围圈收得死紧。突围没多久,部队就撞上了埋伏,枪林弹雨里撑不了多久,马法五最后只能投降。1945年11月2日,他跟几个高级军官一块被俘,成了八路军的战利品。 再看看刘世荣,第40军副军长,跟马法五搭档多年。这家伙性格硬,纪律抓得严,在军里是个出了名的“铁面”。突围前,他提出要把八路军俘虏全杀了,理由很简单:这些人是隐患,带不走又不能留,杀了最省事。这想法听着狠,但放在当时那种绝境,也能理解他的逻辑——军事上求稳,不想留任何后患。不过史料里关于刘世荣的记载不多,他不像马法五那么显眼,突围失败后也没啥大动静,估计是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 田玉峰是这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个。他是第40军特务营营长,打过抗日战争,身上带过不少伤,是个硬骨头。可内战爆发后,他心里不痛快,觉得自己跟八路军打鬼子时是兄弟,现在却要对着干。他接到刘世荣的命令时,肯定犹豫了。那些俘虏里,有些人他可能还认识,抗战时一起扛过枪。结果他没听命令,反而把一百多号人全放了。这事儿干得大胆,也有点冒险,毕竟违抗军令不是小事。 田玉峰为啥这么干?从他后来的表现看,他不是冲动,而是真有自己的想法。他厌倦了内战,不想再让中国人杀中国人。放俘虏这步棋,既是良心使然,也可能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毕竟突围能不能成还不一定,他兴许猜到失败了也得靠点人情活命。 突围那天晚上,第40军悄悄行动,可没走多远就中了八路军的埋伏。特务营装备不差,有冲锋枪和手枪,可重武器早扔了,面对八路军的火力压根不够看。田玉峰带着人拼了一阵,见伤亡太大,知道再打下去没戏,就劝马法五投降。马法五想想也没辙,只好同意。11月2日,邯郸战役收尾,第40军全线崩溃,马法五、刘世荣、田玉峰全被俘。 被俘后,田玉峰因为放过八路军俘虏,待遇比别人好点。1946年1月,马法五通过跟叶挺的交换回了国民党那边。他没怪田玉峰,反而挺信任他。后来马法五当了天津警备司令,还把田玉峰带过去给了个职位。田玉峰在天津干得低调,有人说他放俘虏是出卖了马法五,可马法五不这么看,始终护着他。1949年内战结束,马法五去了台湾,最后活到99岁才去世。刘世荣的下落没啥记载,估计是隐退了。田玉峰晚年偶尔会想起那晚的事,觉得自己没做错。 这事儿搁在当时,真挺复杂。马法五想突围是求生,刘世荣要杀俘虏是求稳,田玉峰放人是求心安。三个人,三种选择,反映的却是战争里的人性拉扯。田玉峰这步棋走得险,但也让他在乱世里多了一份不一样的光。突围失败是注定的,八路军那边的准备太足,第40军压根没机会。可田玉峰的决定,却让这段历史多了点温度。 说到底,那时候打仗不只是拼枪炮,也是拼人心。田玉峰放俘虏,既救了别人,也救了自己。他跟马法五后来的关系,也证明这选择没白费。刘世荣的提议虽然狠,却是他职责所在,不能简单说他就是坏人。战争里,谁对谁错,有时候真说不清。 邯郸战役是1945年10月底到11月初的一场硬仗,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集中了优势兵力,把第40军围得死死的。第40军当时有几万人马,可装备和士气都不行,突围失败不意外。田玉峰放的那一百多号俘虏,具体数字史料没细说,但影响不小。马法五被俘后,通过交换回来,靠的还是国民党高层的关系网。这段历史虽然不算显眼,却是个值得琢磨的小切面。

评论列表

山东电轿胡Sir
山东电轿胡Sir 2
2025-07-27 15:42
邯郸战役,刘维翰领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