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79年,许世友要求163师师长边贵祥放了越南1000多俘虏。不料,边贵祥竟然

1979年,许世友要求163师师长边贵祥放了越南1000多俘虏。不料,边贵祥竟然直接拒绝,撤职也好,坐牢也好,但是释放俘虏这件事,没门!

那年3月6日,谅山弥漫的硝烟尚未散尽,163师指挥所内,师长边贵祥攥着上级急电的手指关节发白。

电文上“立即释放全部越军俘虏”的命令灼烧着他的视线,帐篷外正押解着刚俘获的1300余名越军官兵。

这位左眼嵌着陶瓷义眼的老将突然抄起拐杖,重重砸向弹药箱,罢官坐牢我认,放虎归山?除非我死!

边贵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163师师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以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战术素养闻名。

他带领部队以极低的伤亡比歼灭大量越军,成为越南军队的悬赏目标。

还有一点就是他以“不要功,只想消灭敌人”的战斗理念闻名。

只能说战场上不管是越军亦或是小鬼子还是说俘虏,碰上他,那基本宣告死亡。

边贵祥的固执深植于四十年戎马生涯。

1945年冀东平原的白刃战中,17岁的他徒手将脱落的眼球塞回眼眶,端枪扫倒三名日军,隆化攻坚战里,他拖着炸穿左眼的残躯连爆七座碉堡。

但真正重塑他战争观的,是1967年援越抗美的经历,在热带丛林里,他目睹越军妇女将炸药藏进菜篮,儿童捧着毒果“慰问”美军,被俘者咬碎衣领氰化钾的决绝更让他脊背生寒。

当1979年战火重燃,这位曾训练越军的“老师傅”嗅到致命危机。

在谅山战役期间,越军特工假扮难民接近163师野战医院,瞬间引爆的手雷让十二名医护血肉横飞,被俘越兵腕上绑着竹签毒刺,看守战士搜身时掌心乌黑溃烂。

审讯中,一名越军少尉直言,我们归队只需洗脑三月,回来专打你们后腰!

在战场上,边贵祥是越军悬赏三万美元索命的疯子师长。

他乔装成越南老农潜入敌后,用竹片刻下谅山火力点分布图,指挥火箭炮营十分钟歼灭千人援军时,弹幕覆盖的坐标精确到米。

可战士高烧,他背着伤员在炮火中狂奔三公里,断粮时掏出珍藏的湖南辣酱分给士兵,自己嚼着干粮谎称北方人吃不惯辣,转身却为私留半勺酱料痛悔自省。

正是这份铁血柔肠,让释放俘虏的命令成为尖刀。

参谋颤抖着提醒,违令要上军事法庭!

边贵祥掀开帐篷,指向山道上蜿蜒的担架队,今天放人,明天这些孩子就得多挨一千三百颗子弹!

而在这边许世友的问责电话震得话筒嗡嗡作响。

要知道东线总指挥的暴怒全师皆知,当年淮海战役连粟裕的桌子他都拍过。

但是边贵祥却对着话筒嘶吼,他们抢我军壶撒尿,夺枪暴动捅伤排长!吃的粮袋还印着‘中国援助’!

政委吴恩庆急中生智,将激愤抗命改写为战术报告,详列俘虏随身搜出的雷管毒囊,附上越军假释即归队的口供,末尾缀着为掩护主力回撤,恳暂缓释俘。

之后的押解变成惨烈行军。

俘虏屡次制造骚乱企图逃跑,士兵们用背包带将他们腕腕相扣。

在过奇穷河时,两个越军咬断绳索跳崖,追兵在谷底找到摔烂的遗体,怀里还藏着磨尖的匙刃。

当最后一名俘虏踉跄跨入中国境内,边贵祥瘫坐在界碑旁,左眼渗出的血水混着泥浆冻成冰碴。

之后调任海南军区副司令的任命书,比战友李九龙的军长晋升令迟了四个月。

边贵祥在天涯海角修筑工事时,北京的外交谈判正胶着。

1980年春,中越交换战俘仪式现场,越方交还的219名中国战俘个个骨瘦如柴,而我方移交的越俘红光满面。

外交官轻叩名册,贵方少报的1300人,可都在我们炊事班养胖了呢。

2008年将军病逝时,骨灰中筛出三块伴随半生的弹片。

此刻北部湾涛声依旧,当年他死命扣下的俘虏名册,静静躺在军事博物馆展柜里。

泛黄纸页上,钢笔勾画的数字成为战争伦理的永恒诘问,当规则与生存撕扯,究竟谁在守护生命?

战争没有仁慈,只有对同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