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出生于河南驻马店的平民李斯,如何靠“老鼠哲学”成为大秦宰相?

他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的一个小县城,前二十多年的人生非常平凡平淡。直到某一天,偶然遇见了两只老鼠,这个意外事件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怀揣着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的梦想,凭借果断而冷酷的手段一步步攀升,最终成为了大秦帝国的丞相。今天,诗经女孩就来为大家讲述李斯的传奇故事。

01 李斯的出生

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史记·李斯列传》

从《史记》这句古文可以看出,如果李斯当年写简历,家庭背景一栏必定写着“贫农”。“闾巷”指的是乡里街巷,是穷困百姓聚居的地方,而“黔首”则表示他是普通百姓的身份。

李斯出生在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作为平民出身的他,成年后在上蔡郡衙门里找到一份基层的小官职,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吏。他后来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日子虽说平淡但也安稳,生活过得平凡而无波澜。

这是李斯人生的前半段,毫无惊涛骇浪。从他临终前的话语中得知,那时候他常带着年幼的儿子,牵着一只黄狗,在上蔡东门外的田野上奔跑追逐,捕捉狡猾的野兔,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短暂的时光,简单却美好。

然而,这种安稳的生活却被两只老鼠的出现打破了。

02 李斯的老鼠哲学

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史记·李斯列传》

有一天,李斯急匆匆地跑到郡府吏舍的茅厕解决内急,忽然眼前一晃,一只又黑又脏的老鼠正舔食粪便,发出微弱尖利的吱吱声。它听到动静,惊慌逃跑。

这只厕中老鼠的景象深深印刻在李斯的脑海。几天后,他又在郡府粮仓里看到另一只老鼠。这只老鼠与《诗经·硕鼠》中描绘的一样,硕大肥胖,躺在金黄的谷堆里,粮食尽是它的囊中物。它吭哧吭哧吃着粟米,丝毫不惧怕人的靠近,自在得很。

同为老鼠,却因环境差异命运截然不同。“厕中鼠”生活在肮脏狭窄的茅厕里,惊恐不安;而“仓中鼠”则住在丰盛的粮仓里,无忧无虑,悠然自得。李斯看着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突然豁然开朗,仿佛体悟了人生的真谛。

他立志要改变自己,摆脱平凡贫困的生活,誓言一定要出人头地,于是毅然辞职,开始了新的征程。

03 平步青云的“三步走”

李斯找到上蔡郡守递交辞呈,辞职理由坦率而直接:“我不求饱暖无忧,只求大富大贵。”

那么,一个出身贫寒的平民,要想跨越阶层的鸿沟,靠什么实现梦想?

现代有高考,古代又有什么呢?别忘了,李斯生活在战国乱世,诸侯争霸,君王们广纳贤才,不拘门第,只要有才能,便能得以重用。

李斯坚定目标,立志为君王出谋划策,展开政治斗争。他将自己的上升路径规划为三步:

第一,成为游士或策士,依附豪门贵族,成为门客;

第二,借助贵族推荐(如孟尝君、信陵君、荆轲等典故),争取面见君王的机会;

第三,凭借出色的口才和卓越的谋略,展现治理国家的才干,赢得君王信任与赏识,从而实现建功立业。

有了明确目标,李斯决定从第一步开始。可是,他以前只是一个小吏,没有多少学问,怎么能成为能言善辩的游士呢?不会就学,走,先去拜师学艺!

04 李斯的丞相之路

李斯的老师正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代大师——荀子,而他的同门师兄弟中还有著名的法家韩非。

学成之后,他看透了当时纷乱的局势,决心前往秦国辅佐嬴政。到了秦国,他首先投奔吕不韦门下,成为一名客卿。李斯逐渐显露才华,赢得吕不韦的青睐,最终得以近侍秦王。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斯向嬴政提出了统一六国的宏伟策略,得到了嬴政的赏识,正式步入仕途。之后发生的嫪毐之乱中,李斯清醒地看出嫪毐是邪恶势力,吕不韦代表旧势力,而嬴政则是新时代的代表。李斯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嬴政一边,与恶势力作斗争,与旧势力划清界限,坚定支持新兴的嬴政。

几年后,秦王嬴政为了巩固权力,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被驱逐出境。李斯及时上书《谏逐客书》,这篇千古名篇彰显了他的雄辩与智慧,其中有句名言:“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李斯在书中列举了穆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等历代秦王重用客卿使国家强盛的事实,劝诫嬴政继承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最终,嬴政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不仅撤销驱逐令,还提升了他的官职,李斯的仕途开始坦荡无阻。

秦王嬴政的时代,也正是李斯的时代。

李斯为秦王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他派遣间谍挑拨六国君臣关系,训练军队,主持生产,甚至用计谋除掉了自己的师兄韩非,灭了韩国。随后秦国连连攻克六国,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大秦帝国建立了,来自偏远小县城的平民李斯,凭借才华、野心和努力,成为了大秦帝国的宰相,风光无限。

诗经女孩说:

李斯的前半生,堪称励志典范。他从“老鼠哲学”中领悟到不能碌碌无为度日,立下远大志向后,勇敢追梦、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逐步实现人生目标。过程充满艰辛与权谋,但最终成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寒小卒跃升为大秦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