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赵东:书写“厦门发展战略”厦航实践的新篇章

20世纪80年代,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编制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厦门发展战略》)。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航)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参与组建,并长期指导发展的企业,也是新中国首家合资经营、企业化运作的航空公司。多年来,厦航始终遵循《厦门发展战略》指引,在国企改革中创新体制机制,在战略布局中聚力枢纽建设,在对台工作中先行融合示范,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年7月,在厦航成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厦航全体员工回信,勉励厦航“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上积极发挥作用”。从《厦门发展战略》到“重要回信”,厦航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逻辑与价值追求。

坚持“四自”理念,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发企业活力

董事会确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四自”理念,成为厦航持续激发改革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法宝。

依托“自主经营”紧抓发展机遇。《厦门发展战略》要求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理顺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使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作为民航与地方合资经营的企业,厦航通过企业章程和合同协议获得各股东方的充分授权,极大释放了企业潜能和发展活力,在市场经济中主动把握先机、自主高效决策、优化配置资源,市场化兼并福建航空、战略重组河北航空、创新设立北方总部,引入宽体机、加入天合联盟、开拓洲际航线,显著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自负盈亏”压实经营责任。自负盈亏要求企业必须将经济效益与生存发展紧密连接。厦航人确立“高收益、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经营导向,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严峻挑战,通过调整发展战略、推动降本增效等关键性决策有效应对危机,实现逆势增长。长期以来,厦航收入利润率、飞机日利用率、座公里收入等核心效益效率指标持续领跑行业。

依靠“自我约束”守牢风险底线。《厦门发展战略》指出企业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厦航始终将合规经营、按章操作融入企业基因,大力推动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颁布《厦航营运总册》,开创“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先河,并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构建厦航好干部、好班组、好师徒等标准。自我约束精神驱动厦航持续创造卓越业绩,摘得“飞行安全五星奖”,荣获“中国质量奖”,牵头编制的《质量管理文化和机制支撑服务提升指南》被作为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追求“自我提升”驱动内生增长。《厦门发展战略》提出增加企业留利水平,提高企业自我发展和改造的能力。厦航着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自主研发的“天枢”飞行系统突破欧美“卡脖子”垄断,创新设立“服务文化体验馆”,提升服务水平。这种持续投入和创新驱动的实践,推动厦航从地方性航司逐步壮大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航空集团。2022年以来,厦航连续3年荣获APEX“世界级航空公司”大奖。

打造“海丝”枢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拓展发展空间

《厦门发展战略》将厦门发展模式的首要特征定位在积极发挥特区“四个窗口”和“两个辐射扇面”的枢纽作用。厦航始终将枢纽网络建设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打造“海丝”国际航空枢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拓展发展空间。

聚焦“加强对内对外辐射作用”,打造枢纽战略支点。《厦门发展战略》多次强调要增强厦门对内对外辐射程度。厦航以厦门为主基地,全力开拓“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开通“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航线,畅通东南亚转北美、东北亚及澳大利亚转欧洲“三大国际中转走廊”。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也大力支持福建面向“一带一路”建设枢纽和扩展航权。目前,厦航年旅客运输量超4300万人次,航线网络通达六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的198个城市,并借助天合联盟通达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57个目的地。

聚焦“提升综合运输能力”,提升枢纽战略能级。《厦门发展战略》指出,国际贸易交往与国内经济活动,最重要的是提高港口城市的综合运输能力。厦航积极构建“空铁一体、无缝衔接、多式联运、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航班中转衔接,形成“三进三出”中转航班波,将国际中转最短衔接时间缩短至60分钟,积极推进高铁进机场,推动与地面交通的合作联运,促进了空中与地面两网融合,为提升枢纽战略能级奠定重要基础。

聚焦“创造一个便于人员进出的环境”,拓展枢纽战略纵深。《厦门发展战略》提出要促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合理的流动与重新组合。厦航依托24个境外办事机构、800多条航线打造“境外——空中——境内”服务保障链条,向内引入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外推介在地文化、企业、物产等。持续做优国际中转服务,结合便利化通关政策,为国际中转旅客提供全链条服务。2024年厦门国际中转人数达148万人次,连续5年稳居国内第四大国际航空中转枢纽,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架设“两岸”桥梁,在担当历史使命中彰显独特价值

《厦门发展战略》将“实现祖国统一的桥梁”作为厦门发展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厦航自成立之初就以“服务海峡两岸交流”为历史使命,始终是两岸交流交往与融合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和参与者。

“以通促融”推动两岸直航。《厦门发展战略》强调厦门要成为大陆与台湾来往的主要通道。厦航坚持以“排头兵”姿态推动两岸交流往来,见证并参与了两岸直航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厦航稳定运营往返中国台湾地区航线每周30班。

“以情促融”深化文化交流。《厦门发展战略》指出开展对台湾的学术、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交流,应当作为厦门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航依托航空载体,将闽台同根同源文化优势转化为连接两岸的情感纽带。1997年1月,厦航保障湄洲妈祖金身首次赴台巡安,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多年来,厦航与台湾航司开展职工服务交流、棒球友谊赛,在航班上推出闽南语服务、茶文化表演,让台胞感受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

“以惠促融”共筑第一家园。《厦门发展战略》提出要做好各阶层台胞工作,使台胞来厦更有亲切感。厦航从2017年起连续8年开展台乘招聘,共计2万多名台湾青年报名,招聘台乘452人,组建了大陆航司中规模最大的台乘队伍。打造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拓宽职业通道,推出“101”关爱政策,目前,台乘苏家榆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26位台乘在大陆组建家庭,台乘已经成为“两岸一家亲”的文化使者。

(作者系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