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俄军中部集群在红军城东北打疯了,都突入到沙霍夫了。 表面上看,向北进攻距离

俄军中部集群在红军城东北打疯了,都突入到沙霍夫了。

表面上看,向北进攻距离红军城越来越远,给人南辕北辙之感,但实际上这是俄军在努力切断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与红军城的一切联系,是在加大对红军城的战略包围,同时也是为后续进攻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做准备。

俄军中部集群的装甲部队正以迅猛攻势向沙霍夫方向快速推进。

表面上看,这一行动似乎偏离了红军城主战场,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战略迂回。

根据前线战报显示,俄军通过机械化部队的高速穿插,已在沙霍夫地区建立多个战术支点,成功切断了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与红军城之间的铁路运输线。

这种 "声东击西" 的战术,既分散了乌军防御力量,又为后续包围行动创造了条件。

军事专家分析,俄军此举意在复制 2025 年库尔斯克战役中 "钳形攻势" 的成功经验,通过分割战场实现逐个击破。

与此同时,俄军南部集群的攻势同样猛烈。

在波波夫亚尔方向,俄第 58 合成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突破波尔塔夫卡防线,正沿着顿河左岸向康斯坦丁诺夫卡推进。

这一行动直接威胁到乌军在该地区的后勤枢纽,迫使乌军第 93 机械化旅紧急收缩防线。

值得关注的是,中部集群与南部集群的协同作战产生了特殊效果 —— 在两大集群之间形成了一个纵深约 30 公里的乌军突出部。

不过军事观察家指出,这种突出部并非乌军主动进攻所致,而是俄军两路推进时自然形成的战术空隙。

以俄军的作战传统来看,消除这种突出部是必然选择。

在 2024 年的阿夫杰耶夫卡战役中,俄军曾用类似方式制造突出部,随后通过集中炮火覆盖和装甲部队突击,仅用 72 小时就完成战线拉平。

当前,俄西部军区的远程火力已开始对突出部实施封锁,包括 "伊斯坎德尔 - M" 导弹系统和 "龙卷风 - S" 火箭炮的密集打击。

据俄国防部通报,过去 48 小时内,俄军已向该区域投射超过 2000 发炮弹,有效压制了乌军的反击能力。

从战略层面分析,俄军的双重包围具有深远意图。

其一,通过切断交通线削弱乌军补给能力。

红军城作为顿巴斯地区的铁路枢纽,承担着乌军 70% 的前线物资运输任务,一旦完全被围,乌军防御体系将面临崩溃风险。

其二,为后续进攻克拉马托尔斯克做准备。

该城是乌军在顿涅茨克的指挥中心,俄军若能从东北方向形成威胁,将迫使乌军在多条战线同时作战,陷入战略被动。

其三,检验新型战术的实战效果。

俄军此次大规模使用远程攻击无人机,对乌军运输列车实施精准打击,这种 "察打一体" 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仅 7 月 20 日当天就摧毁乌军补给列车 12 列。

当然,乌军并非毫无应对之策。

据乌总参谋部通报,其已从扎波罗热方向抽调第 47 机械化旅增援突出部,并在米尔诺格勒地区布设反坦克雷场。

但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乌军的防御存在致命弱点:由于长期依赖西方情报支持,在美军暂停卫星通信服务后,乌军的战场感知能力大幅下降,难以准确判断俄军主攻方向。

此外,乌军的弹药储备严重不足,前线部队日均炮弹消耗量已从去年的 1.2 万发降至不足 3000 发,这直接影响了防御工事的修复和反击能力。

您认为俄军的双重包围战术能否成功?

乌军又该如何破局?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