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国为什么这么“讨厌”中国? 美国国际关系专家说:因为中国犯了一个根本性错

美国为什么这么“讨厌”中国?

美国国际关系专家说:因为中国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让人无法接受!

中美本来可以互惠互利,但一个东方大国走了一条不同的路,让西方老大感到不安,这条路到底有什么问题,竟然成了不能原谅的“过错”?

中美之间这些年,美国一直在经济、科技等方面限制中国。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美国的次贷危机让世界股市暴跌,很多国家经济下滑,而中国通过基建投资和内需拉动实现了逆势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这让美国开始警惕起来。

2011年,美国推出重返亚太战略,加强了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

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涉及钢铁、铝制品和消费电子产品,谈判中主要关注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

2019年,美国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限制芯片供应,影响了整个供应链。

2021年拜登上台后,继续执行这些,并在金融领域施加压力,在高利率环境下,全球许多国家面临风险,而中国则用低利率稳住了经济。

2023年,美国扩大对芯片的出口管制,涉及高端半导体,中国企业开始加速自主研发。

2024年,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批评中国,问题上,美国坚持一个中国,但支持所谓的“当局”增强防卫能力,中国强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些事件表明,美国在多个方面施压,目的是阻碍中国的发展。

中国与俄罗斯、朝鲜保持友好关系,共同维护地区稳定,不受美国影响。

国际关系专家分析,中国的问题在于发展方式不同于西方,被视为不可原谅。

西方崛起靠的是对外扩张,比如19世纪英国在印度殖民,法国在非洲控制资源,导致当地经济受损。

中国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从2013年起在巴基斯坦等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强调互惠共赢。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如在南海问题上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种模式和美国的零和思维不同,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独立性强,不容易被外部操控。

2022年全球通胀时,美国连续加息,许多新兴市场货币贬值,而中国通过定向降准保持稳定。

在高科技领域,中国2024年推出新款智能手机,使用国产芯片重构供应链。

中国不被美国经济周期左右,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方面逐步缩小差距。

美国将其视为威胁,因为中国证明了另一种成功路径,不需要掠夺,而是依靠合作。

从这些事件和观点来看,美国针对中国的原因是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用美元主导全球贸易。

中国崛起改变了格局,2008年危机中中国的刺激计划见效,基础设施如高铁网络不断扩展。

贸易战之后,中国在2020年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虽然芯片限制带来短期影响,但中国在2023年半导体产量有所增长。

美国担心失去话语权,中国模式展示了合作共赢的可能性。

2024年中美高层会晤讨论了气候合作,但科技分歧依然存在。

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2025年全国两会通过新的五年计划,聚焦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

与中国发展中国家合作,如非洲太阳能项目,提供公共产品。

中国维护多边主义,推动联合国改革,促进公平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