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泰国军方称再次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泰国军方7月24日下午突然发表声明,证实对

泰国军方称再次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泰国军方7月24日下午突然发表声明,证实对柬埔寨境内多个军事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这是两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军事冲突。 泰军出动F-16战机越境空袭,目标直指柬埔寨西北部的军事设施和弹药库,这场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彻底打破了边境地区脆弱的和平,将两国持续多年的领土争端推向危险边缘。 柬埔寨国防部证实,遭袭目标包括柴桢省的S-300防空导弹阵地,该装备去年才从某东方大国交付。泰国军方声明强调行动是为反制柬埔寨在争议边境部署火箭炮部队,但卫星图像显示,柬方调动的是用于训练的老式BM-21火炮。这种信息差反映出双方对“军事威胁”的认定存在根本分歧。 从技术层面看,泰国此次动用JAS-39战机与以色列制导炸弹的组合,打击精度控制在10米内。值得关注的是,柬方新建的雷达站虽被击中,但核心的红旗-17防空系统完好无损。军事专家指出,这可能是泰国刻意避免过度刺激军力更强的柬埔寨,也侧面印证两国都不想扩大冲突规模。 历史经验表明,泰柬冲突往往与国内政治密切相关。泰国总理赛塔正面临农民抗议浪潮,而柬埔寨新防长洪马内需要树立威信。 军事行动的政治时机耐人寻味。空袭发生时,泰国总理赛塔正在美国访问,寻求扩大军事合作。国会内部消息透露,这次行动未经内阁批准,由军方单独决策, 这种越权行为暴露了泰国军政关系的深层矛盾。更值得警惕的是,空袭次日恰逢泰国国会审议新财年国防预算,军方此举明显带有要价意味。 柬埔寨的应对冷静而克制。洪森首相连夜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下令部队保持戒备但不得越境报复。柬军总参谋部将防空导弹部队前移20公里,同时开放人道主义通道疏散边境居民。 这种防御性威慑策略获得东盟观察员肯定。背后,是各国对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的不同立场——柬埔寨被视为某大国的“代言人”,而泰国则倾向与美国合作。 经济代价开始显现。泰柬边境贸易占两国贸易总额35%,冲突导致主要口岸关闭,每日损失超2000万美元。泰国在柬投资的20家工厂被迫停产,3万工人失业,这种经济反噬让工商界叫苦不迭。 东盟调解机制面临考验。作为轮值主席国的老挝提议召开紧急外长会,但遭泰国婉拒。新加坡学者指出,东盟"不干涉内政"原则正沦为行动枷锁,若不能有效调停成员国冲突,其地区影响力将严重受损。 大国博弈暗流涌动。美国对泰军售近年激增,包括提供精确制导炸弹技术。中国则向柬埔寨交付新型防空雷达,并在南海举行针对性演习,这种阵营分化使局势更加复杂。值得玩味的是,泰国总理结束访美后突然转道北京,显然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中国手中。 国际社会反应不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立即停火,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东盟调解。美国务院表态模棱两可,仅表示"关切",俄罗斯则呼吁各方克制,这种立场差异反映地缘政治算计。 法律战同步展开。柬埔寨已向海牙国际法院提交新证据,指控泰国违反2013年判决。泰国则反诉柬埔寨在争议区修建军事工事,这种法律博弈可能持续数年,但无助于缓解当下危机。 社交媒体推波助澜。泰国民间组织在脸书发起"支持军队"话题,柬埔寨网民则回击"侵略者"标签。两国民族主义者在网络上的舆论对抗,进一步压缩政府妥协空间。 中国外交部25日的声明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同时宣布向柬埔寨提供价值50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援助。这种既维护地区稳定又巩固双边关系的做法,对比美国务院模板化的“关切声明”,展现出更务实的大国担当。 对于局势发展,三种可能性较大:一是柬埔寨通过国际舆论战争取道义支持,迫使泰国回到谈判桌;二是泰国封锁湄公河航道施压,引发经济连锁反应。 最危险的情况是第三方势力趁机介入,将局部冲突升级为代理人战争。目前柬方已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申诉,但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态度才是关键变量。 这场冲突再次验证了东南亚的“安全困境”,小国既要依靠大国保障,又担心被卷入对抗。对中国而言,平衡“一带一路”项目安全与地区稳定,需要比2012年黄岩岛事件时更精细的策略。 而从泰国选择在柬埔寨加入金砖国家满三个月时出手来看,新兴国际秩序下的地缘博弈已进入新阶段。 信息来源: 泰国军方称再次空袭柬埔寨军事设施 袭击照片公布 2025-07-24 19:13·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