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皇后正在睡觉,25岁的李隆基突然闯入,韦皇后又惊又怒:“大胆逆子!”谁料,韦皇后话还没说完,就被一剑刺穿胸膛。 鲜血溅在明黄色的帐幔上,像极了韦皇后平日里最爱的牡丹纹。李隆基抽出剑,剑身的血珠滴在金砖上,发出嗒嗒的声响。他看着韦皇后圆睁的双眼,忽然想起三天前,父亲相王李旦捧着武则天的旧玺,在密室里对他说:“这天下,不能再落进女人手里了。” 门外传来禁军的呐喊,是葛福顺带着人来了,手里拎着韦温的人头——那是韦皇后的亲弟弟,昨天刚被任命为宰相。“殿下,”葛福顺单膝跪地,“玄武门已被拿下,羽林军都听候调遣。”李隆基踹开寝殿的门,晨光涌进来,照亮了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宫女,她们怀里还抱着韦皇后昨晚没看完的谶纬书。 “搜!”他厉声下令。禁军翻箱倒柜,从梳妆台的暗格里找出一封密信,是韦皇后写给安乐公主的,说“待除李唐宗室,便立皇太女”。李隆基捏着信纸的手青筋暴起,他想起堂妹安乐公主,那个总爱穿紫袍玉带的女人,竟在朝堂上跟大臣说,要学武则天临朝称制。 安乐公主此刻正在府里试穿新做的皇太女礼服,听见外面的厮杀声,还以为是宫里送来的贺礼。直到禁军踹开大门,她才慌了神,抓起桌上的玉如意就往人头上砸。“我母后是皇后!”她尖叫着,“你们敢动我?”李隆基走进来,看着这身比皇后礼服还花哨的衣裳,想起小时候,这个堂妹总抢他的点心,说“我娘是皇后,你爹不过是个废王”。 剑刺穿安乐公主胸膛时,她还攥着那支玉如意。李隆基看着地上渐渐冰冷的尸体,忽然觉得可笑。这些女人学了武则天的狠,却没学到她的智,以为杀了皇帝就能掌权,以为绣几件龙袍就能坐稳江山。 相王李旦赶到时,太极殿已经换了守卫。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宗室亲王,看着满地的血迹,腿一软差点摔倒。李隆基扶住他,把那封密信递过去。“父王,”他声音沙哑,“韦氏党羽已除,该请您复位了。”李旦却摆摆手,指着殿角的铜钟:“先敲钟,告知天下。” 钟声传遍长安城时,有人哭有人笑。坊市的百姓躲在门后偷看,见禁军举着“清除韦逆”的大旗,才敢出来燃放鞭炮。有老人想起神龙政变那年,也是这样的阵仗,武则天退位时,大家以为能安稳度日,没承想这才过了八年,又要换天了。 李隆基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涌动的人潮。葛福顺凑过来,递上一杯酒:“殿下立了大功,将来必定是储君。”他没接酒杯,目光落在远处的大明宫,那里曾住着武则天,住着韦皇后,住着无数想握住权力的女人。“储君?”他冷笑,“这位置,是拿血换来的。” 三日后,李旦在太极殿登基,改元景云。李隆基被封为平王,赐铁券丹书。可他总在夜里惊醒,梦见韦皇后满身是血地站在床边,问他“为何容不下女人当政”。他知道,这不是结束,父亲懦弱,太平公主又开始插手朝政,那女人的手段,比韦皇后更狠。 果不其然,半年后,太平公主就联合大臣,说李隆基“功高盖主,恐有不臣之心”。李旦把奏折压在案头,召李隆基进宫,给他看武则天遗留的《臣轨》。“你姑母想当第二个武则天,”老皇帝叹了口气,“你想当第二个李世民吗?”李隆基跪在地上,想起玄武门之变的血迹,想起韦皇后临死的眼神,忽然明白了,这皇家的路,从来都是血铺成的。 后来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赐死了太平公主。登基那天,他站在含元殿的丹陛上,接受百官朝拜,忽然看见阶下有朵被踩烂的牡丹,像极了韦皇后帐幔上的血迹。他知道,自己终究成了和武则天、韦皇后一样的人,为了权力,什么都能舍弃。 参考书籍:《旧唐书·玄宗本纪》、《资治通鉴·唐纪》、蒙曼《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