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827年,俄国贵妇特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行走一年多,约6000公里,从莫斯科来

1827年,俄国贵妇特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行走一年多,约6000公里,从莫斯科来到西伯利亚监狱,与被流放在这里的丈夫见面,当她看到日思夜想的丈夫时,跪在地上,长久地亲吻着套在丈夫脚上冰冷沉重的镣铐。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827年的一个冬日,西伯利亚的寒风裹挟着雪粒刮过涅尔琴斯克的荒原,一位身披厚重皮裘的贵族女性跪倒在监狱门前,她的手紧紧捧住一副冰冷生锈的脚镣,嘴唇贴上去久久不肯移开。 她没有哭喊,也没有呼唤,只是静静地用自己的体温融化那凝固在铁链上的霜雪,她的泪水落下,瞬间凝结成冰花,贴在那双早已破裂血肉的脚踝上。 她叫特鲁别茨卡娅,是一位俄国公爵夫人,在这之前,她的生活充满了鲜花、香水和黄铜吊灯下的华尔兹舞曲。 她出身名门,家族拥有广阔的领地和无数农奴,从小由法国女家庭教师照顾,学会了钢琴、刺绣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她曾在皇后身边侍立,舞会上是最受瞩目的女性之一,穿着巴黎订制的礼服,在欧洲留学归来的贵族青年中选择终身伴侣。 命运在1825年骤然改变,那年冬天,一场以推翻专制为目标的政变在圣彼得堡爆发,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 包括她的丈夫谢尔盖·特鲁别茨科伊在内的一批贵族军官,公开反对沙皇制度,希望建立宪政国家,起义在数小时内被镇压,多位领袖被处以绞刑,谢尔盖则因没有出现在起义广场而被改判终身苦役,发配西伯利亚。 消息传到莫斯科的那个夜晚,特鲁别茨卡娅正在起居室绣花,当仆人颤声报出判决时,她失去了意识,苏醒后的她没有呼天抢地,只是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要去西伯利亚寻找丈夫。 这在当时的俄国贵族社会引起一阵骚动,西伯利亚被称作“活人坟墓”,一去便不归,而沙皇更是下令,禁止政治犯家属随行探监,同时授意各地官员层层设阻。 她变卖了所有珠宝首饰,购置最耐寒的衣物与药品,只带了寥寥几件行李,从莫斯科出发,踏上了一段长达6000多公里的旅程,这条从欧洲腹地通往亚洲荒原的道路,充满了泥泞、冰雪和猛兽。 马车多次陷入结冰河道,她曾在暴风雪中连人带车掉入冰窟,被途经的驿站仆役拖出才捡回性命,脚上的靴子早已被雪水浸湿,她的双脚溃烂、结痂,走路只能依靠仆人搀扶。 最让她痛苦的,不是地理的艰难,而是人心的冷酷,在伊尔库茨克,一名官员冷笑着将一份文件丢到她面前,要求她签署放弃一切贵族权利的声明。 否则,她将永远无缘见到自己的丈夫,她没有犹豫,提笔按下指印,那一刻起,她不再是宫廷中的贵妇,而是一个囚犯的妻子,一个甘愿在严寒中放弃尊荣的女人。 她行走了十三个月,穿越乌拉尔山脉、冰封河谷和茫茫雪原,1827年冬初,她终于站在涅尔琴斯克监狱那座锈迹斑斑的大门外。 守门的士兵故意刁难,让她在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中等待了整整两个小时,直到她脸色发青、身体颤抖几近晕厥。 铁门终于开启时,一名身穿囚衣、脸上布满冻疮的男子被两个卫兵拖着走出,他身形削瘦,面无血色,脚下的镣铐随着步伐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她认出了他,那是她的丈夫谢尔盖,昔日英俊挺拔的近卫军上校,如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 她没有说话,只是扑通跪倒在雪地里,抱起丈夫脚上锈迹斑斑的镣铐,用唇贴了上去,旁边的狱卒回过头,不忍直视,这个曾经骄傲的贵族女子,以这样沉默而决绝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誓言。 她的到来并非个例,而是开端,在她之后,陆续有十一位贵族女性追随丈夫来到西伯利亚,这些女子曾经也身着丝绸,佩戴宝石,却在此后的岁月中学会了种菜、做饭、照料病患。 她们在冰原上建立起学校,教授当地孩子识字,有人在监狱中举行婚礼,有人怀着身孕走完千里路程,甚至有人死在了途中。 这些女性没有留下华丽的传记,却在民间流传为“西伯利亚的天使”,她们的存在证明,即便在铁与雪构成的世界里,人性的温暖依然顽强如火。 特鲁别茨卡娅在西伯利亚陪伴丈夫整整二十七年,直到1854年病逝在一间破旧木屋中,她再也没有踏入过莫斯科,也未曾后悔当年的决定。 她的故事,在后来的俄国文学中被一再讲述,成为那个时代忠诚、信念与爱情的象征。 她不是烈士,也不是英雄,她只是一个贵族女子,用一次跪地的吻,把爱情刻进了俄国的冰雪历史中。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涅克拉索夫.《俄国妇女》[M].莫斯科: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52:7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