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廖耀湘听说,远征军有一个女兵活着走出野人山,他大感惊奇,连忙接见她,率先对她敬礼,还请这个女兵去他家吃饭!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印度蓝姆伽的中国远征军基地里,一个消息让整个营地炸开了锅,士兵们都挤在入口,眼巴巴地望着远处那片阴森的丛林。 而他们在等一个奇迹——一个从“野人山”活着走出来的女兵,要知道,那片林子已经吞了数万远征军兄弟的命,能活着出来的男人都屈指可数,更别提女人了。 在一个瘦得只剩骨架的身影蹒跚着出现时,人群沸腾了,她就是刘桂英,新22师师长廖耀湘听闻消息,正批阅战报的笔猛地停住,快步赶到营门口。 当廖耀湘看到那个被众人围着的女兵,衣衫褴褛,脸色惨白,可眼神里有股说不出的硬气。 在所有人注视下,这位铁血将军竟对着一个瘦小的女兵,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比任何嘉奖都有分量。 当晚,廖耀湘更是破例请刘桂英到家中吃饭,亲自为她夹菜,听她讲那段九死一生的经历,究竟是怎样的地狱,能让一个女人穿越死亡,又让一个将军如此敬重? 故事要从1937年说起,那时刘桂英还是长沙一家医院的护士,眼看国土沦丧,伤员不断,她没多想就报名参加了远征军。 战争初期,远征军在缅甸打得不错,刘桂英和她的四个护士姐妹在野战医院里救死扶伤,日子虽然紧张,但也充满希望。 谁知战场形势急转直下,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远征军归国的所有通道,杜聿明将军无奈之下,只得率领部队走上一条绝路——翻越横亘在中缅印边境的野人山。 这个决定,让数万将士踏进了一个比战场更可怕的屠宰场,野人山里终年不见阳光,瘴气弥漫,毒虫遍地。 更要命的是饥饿,补给断绝后,所有人开始吃战马,然后是皮带、皮鞋,刘桂英靠挖野芭蕉根、用罐头瓶煮水活命。 可这片丛林里,能吃的东西和能毒死人的东西往往长得很像,许多人就因为吃错一棵蘑菇、一个野果,在痛苦中倒下。 而无处不在的蚂蟥更是噩梦,它们像下雨一样从树叶上掉下来,钻进衣服里吸血,刘桂英每天都得用火烤自己的腿,看着一个个吸饱血的黑虫子掉落,留下一片密密麻麻的血点。 而最致命的,是看不见的敌人,疟疾和瘴气病迅速蔓延,一旦染上就高烧不退,胡话连篇,然后悄无声息地死去。 但作为护士,刘桂英眼睁睁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却连一片奎宁都拿不出来,那种无力感比死亡本身更折磨人。 在这片绿色地狱里,和她情同手足的四位护士姐妹,也一个个离她而去,孙晓枫先被毒蛇咬伤,又遭狼群袭击;孙月霞染上瘴气,绝望中跳崖自尽;王平同样病死途中。 而护士长胡珊临死前,紧紧抓住刘桂英的手,说:“如果我们都死了,你一定要活下去,把我们经历的这些事告诉国人!” 可看着姐妹们的死,尤其是护士长的遗言,成了刘桂英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她怕得整夜不敢睡,生怕自己也像别人一样,一闭眼就再也醒不过来,为了强迫自己清醒,她开始主动照顾队伍里其他的伤病员,用忙碌驱赶恐惧。 最惨烈的一幕,发生在一处山谷,近千名重伤员走不动了,为了不拖累大部队,也为了不落入日军之手,他们选择了集体自焚,熊熊大火中,他们高喊着“宁为烈士死,不做降俘生”,那场景,成了所有幸存者一辈子的烙印。 整整三个月,刘桂英记不清自己掉进过多少次深坑,多少次与黑熊、毒蛇擦肩而过,她凭着一股“要把故事带出去”的执念,硬是撑了下来。 当她最终走出丛林,看到盟军补给站的帐篷时,还以为是临死前的幻觉,直到美军侦察机发现他们并开始空投物资,她才敢相信,自己真的活下来了。 在补给站,刘桂英吃到了三个月来的第一口白米饭,眼泪止不住地流,走出来时,她体重只剩下七十斤。 当年进入野人山的三万多远征军,最终活着走出来的,不过三千余人,刘桂英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听完刘桂英的讲述,廖耀湘将军沉默许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女兵的生还,不只是幸运,更是一种钢铁意志创造的奇迹。 战争胜利后,刘桂英没有留在军队,而是回到了安徽老家,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可谁能想到,因为这段远征军的“历史问题”,这位九死一生的英雄竟被下放农村,受尽磨难。 直到1990年才得以平反,拿到微薄的养老金,晚年的她,每月靠几百元的退休金生活,却依然坚持资助贫困学生。 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被她尘封心底,直到女儿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远征军的报道,才重新为人所知。 在2005年和2015年,国家先后为她颁发了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的纪念章,面对镜头,这位百岁老人只是平静地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这既是对那段血色历史的无声见证,也是对我们这些后来者的一记警钟:记住她们,远比赞美她们更重要。 【信源】人民网《中国远征军唯一在世女兵刘桂英:沿着白骨走,爬出野人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