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文,大批医院将转型】
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增长引擎。
01
大批二级及以下医院将康复医院、护理院
配备医疗和养老设备
7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鼓励各地条件成熟、工作基础好的县、县级市、市辖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示范县(市、区)每2年评估一次,每次命名100个左右,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依法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示范机构每2年评估一次,每次命名100个左右(含中医药特色的示范机构),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多种模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以及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等服务。
环境设施方面,根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关标准规范配备满足服务需求的医疗和养老设施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通知还要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引导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引导支持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老年医学科是今年的医疗建设项目重点。今年5月国家发布的《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中要求,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应当设置门诊诊室、病房、综合评估室。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床位数应≥20张,二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床位数应≥10张。
按照国家要求,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二级及以下医院可根据自身条件转型为康复医院或护理员,银发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在影响和重塑医疗系统结构。
02
医养结合机构设施全面升级
医疗增量市场快速拓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的数量接近美国的总人口。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预计到2035年左右,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医疗领域多维度的增量空间,医养结合基建与智能设备市场正在迎来全面升级。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中明确,老年医学科应当具备的基本设备:轮椅、转运床(或医用平车)、站立及行走辅助器、坐式体重计,报警系统、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输液泵、注射泵等。同时,应当配置基本抢救设备,包括气管插管设备、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等,以及其他与开展老年医学科诊疗业务相应的设备。鼓励医院设置辅助洗浴设备、电动护理床、自主转运装置、肠内营养液输注泵、康复训练设备等。
根据通知,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的创建条件为运营满5年及以上(以取得资质时间为准),近2年入住率达到实际运营床位的65%及以上,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占比超过65%。
优先推荐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和需求综合评估,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对老年疾病开展早期干预,开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培训和支持,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医养结合机构。同时,满足“五好”要求,分别是环境设施好、人员队伍好、内部管理好、服务质量好、服务效果好。
"银发社会"渐成常态问题,养老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老年群体呈现出失能化、多病化和空巢化典型特征,催生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体系。
随着医养结合服务的深入发展,未来医疗器械创新将更加聚焦于解决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如多病共存管理、康复与重建、社交情感支持等,全新的产品品类和市场机会正在显现。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作者 : 以南)
(来源 : 赛柏蓝器械 作者 : 以南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