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有一明白人张亚中,中国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他想到了,他说:大陆对台的军演到底是针对台湾呢,还是针对美国? 张亚中何许人也,他是台湾孙文学校的总校长,长期研究两岸关系,主张 “两岸统合论”,在岛内深蓝阵营有一定影响力,他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大陆的军演本质上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正的目标是美国的介入势力。 想知道他的观点到底有没有依据,我们可以从近期的军演动态来分析,2025 年 4 月 1 日,解放军东部战区突然宣布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军事行动,这次演习没有提前预告,直接进入实战状态。 参演兵力包括山东舰航母编队、歼 - 10C 战斗机、轰 - 6K 轰炸机,以及东风 - 15 导弹等先进装备。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轰 - 6K 首次携带鹰击 - 21 空射反舰弹道导弹亮相,这种导弹射程超过 1000 公里,专门针对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 军事专家分析,这种配置显然不是针对台军,而是对可能介入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发出明确警告。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演习的时间点与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动向高度重合,当时美军两支航母打击群正在波斯湾集结,B-2A 隐身轰炸机也部署到前线基地,摆出一副对伊朗动武的架势。 解放军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高强度军演,客观上形成了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战略牵制。 如果美国同时在中东和台海两线作战,其全球军力投送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这种时机的选择,很难说是纯粹的巧合。 张亚中提到的 “请君入瓮” 策略,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就成功运用了 “围点打援” 战术。 当时解放军包围锦州,吸引国民党军东西两路援军,然后在塔山和黑山地区设伏,成功阻击了国民党军的增援部队,最终全歼锦州守军。 这种战术的核心,就是通过包围敌方据点,诱使援军进入预设战场,从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张亚中认为,大陆现在的围岛军演,本质上也是在构建一个战略陷阱,等待美国的军事力量进入预设的打击范围。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张亚中的分析过于简化了台海问题的复杂性,毕竟台湾问题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大陆对台政策始终坚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军演主要是针对 “台独” 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 2025 年 4 月 2 日,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此次演习重点检验部队区域管控、联合封控、精确打击能力,目的是打击 “台独” 嚣张气焰,回击美台勾连挑衅。 从这个角度看,军演的直接目标仍然是遏制 “台独”,维护国家统一。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国际政治博弈的现实,美国近年来不断强化 “印太战略”,在南海、台海等地区频繁开展军事活动,试图构建对华包围圈。 菲律宾在南海的 “灰色地带” 策略,就是美国 “以台制华” 战略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 “以民掩军”、经济讹诈、认知战等手段,在南海制造事端,背后都有美国的支持。 同样的逻辑,美国在台海问题上也可能采取类似策略,通过支持 “台独” 势力,在西太平洋地区制造热点,消耗中国的战略资源。 张亚中的观点提醒我们,台海问题不仅仅是两岸关系问题,更是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大陆的军演既是对 “台独” 势力的威慑,也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当然,我们也不能高估美国直接军事介入台海的可能性,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美国为了台湾与中国发生全面战争的代价太大。 正如张亚中所言,美国在远海可能占据优势,但在近海作战中,解放军的反舰导弹、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将形成压倒性优势。 美国前国防部长埃斯珀就曾公开表示,美军在台海冲突中获胜的可能性 “微乎其微”,这种战略威慑的存在,客观上降低了美国直接军事干预的风险。 综合来看,张亚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大陆的军演既有针对 “台独” 的现实考量,也有应对外部干涉的战略意图。 这种双重目标的结合,体现了大陆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军演背后的国家战略逻辑,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对某一方的针对性行动。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台湾的角色显得尤为尴尬,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 “倚美谋独” 来维持政治生存,但实际上却把台湾推向了战争的边缘。 张亚中多次警告,台湾不要成为美国的 “棋子”,更不要重蹈乌克兰的覆辙,他的呼吁反映了岛内有识之士的担忧,但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这种理性声音往往被 “台独” 意识形态所淹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是不得人心的,最终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大陆的军演既是实力的展示,也是意志的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