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二战期间很多犹太人把钱存在瑞士银行,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有大量的存款变成了无

二战期间很多犹太人把钱存在瑞士银行,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有大量的存款变成了无主之财。 瑞士银行属于是闷声发大财,当然了,你要是拿得出凭证,他可以让你把钱取走,但问题是很多存款凭证应该是随着主人一起灰飞烟灭了,可是财富不会消失,它只会转移。 可谁能想到,战争结束后,这些存款竟成了烫手山芋。大量犹太人在集中营遇害,账户凭证也随之消失,存款成了无主之财。 瑞士银行最初以保密法为由,拒绝公开账户信息。直到 1997 年,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瑞士银行才公布了部分账户所有者名单,并成立国际委员会审理归还请求。 紧接着,1998 年,瑞士银行与国际犹太人组织达成协议,一次性出资 12.5 亿美元建立基金,用于赔付遇难者亲属,条件是后者放弃司法追究。 这笔赔偿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引发更多争议。有人认为赔偿金额远低于实际损失,也有人质疑瑞士银行是否彻底公开了所有账户信息。 更戏剧性的是,2005 年,美国联邦法院判决瑞士银行向两个犹太家庭赔付 2190 万美元。这起案件揭露了瑞士银行的双面行为:一方面向犹太人承诺安全,另一方面却将他们的财产转交给纳粹。这让瑞士银行的 “保险箱” 形象彻底崩塌。 时间来到 2016 年,瑞士立法机关修改法律,迫使银行打破保密制度,在网上公布了约 2600 人的名单,这些人的账户至少 60 年未操作,涉及 4360 万美元存款和 80 个保险箱。这一举动虽被视为进步,但仍有批评者指出,瑞士银行可能仍有大量无主财产未被公开。 除了存款,瑞士银行还被曝出涉及纳粹黄金交易。二战期间,纳粹将掠夺的黄金存入瑞士银行,战后这些黄金的归属也成了争议焦点。美国参议院曾发布报告指控瑞信为近百名纳粹分子提供金融服务,部分账户甚至延续到 21 世纪。 如今,瑞士银行的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尽管他们设立了赔偿基金、公布了部分名单,但仍有无数犹太人的财富沉睡在银行账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