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特朗普会来北京阅兵吗?” ——这个问题最近被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特朗普会来北京阅兵吗?”

——这个问题最近被西方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先是英国《泰晤士报》说“中国很想让特朗普来参加九三阅兵”,还暗示北京希望特朗普和普京在阅兵场上碰面。

接着日本共同社也来凑热闹,说“中方已经发出邀请,正在等特朗普回应”。

但问他们消息来源,却一律“不便透露”。

说白了,这些报道就是先假设中方有意图,再用匿名“知情人士”补一刀,最后套上中美博弈的框,剧情就齐活了。

西方媒体为啥这么热衷于这个话题?

其实很简单,他们对中美之间的一切非正式互动都高度警惕,尤其是像阅兵这种大场面。

想想看,军服、坦克、战机,再加上特朗普和普京同框,光是画面就足够刺激欧美的神经。

更何况,特朗普本身就是个喜欢聚光灯、大场面的“搅局者”,搞不好真会为了“全球直播的画面”跑来北京。

但问题来了,美国政坛的另一拨人可不乐意看到这一幕。

他们这几年费尽心思在中美之间搭起“冷战氛围”,要是特朗普真来参加阅兵,这氛围不就塌了半边?

所以就在媒体炒作“特朗普访华”的时候,美国国防部突然搞了个大动作——全面禁止中国工程师参与五角大楼的任何云端服务项目。

这条禁令直接打进了科技合作者的骨缝,没有商量、没有过渡期,所有与军方合作的承包商必须立刻整改,尤其是微软,成了被推上风口的典型。

这背后用意很明显,一方面是打断特朗普和中方可能出现的“友好场面”,另一方面则是为新一轮技术脱钩蓄能。

把“中方工程师=安全威胁”这一结论提前写好,未来无论是谁中标、在哪家公司,都能拿这套剧本说事儿。

中方的回应很克制,外交部表态“强烈反对、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网络攻击”,并指出美方这种做法“无助于技术合作,只会加剧对立”。

说白了,你想拿我们工程师开刀,不如先问问你们是不是真想断链。

所以,外媒口中的“特朗普阅兵”,根本不只是仪式感的问题,而是关乎“谁还能代表中美之间的沟通窗口”。

一旦特朗普真站上北京的检阅台,对美国内部某些人来说,就意味着剧本彻底乱套。

他们要的是“中美敌对叙事”的连贯性,是一场可以打持久战的“新冷战框架”。

不管中方有没有下邀请函,不管特朗普来不来,该打的补丁、该封的门,他们都要提前堵死。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次“特朗普会不会访华”的风波,不如说,是一次美国内部政治博弈在外部外交场上的延伸。

你觉得特朗普会来北京阅兵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