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风向大变!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家西方媒体都开始指责泽连斯基撒谎。当地时间21日,开始有多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披露,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涉嫌故意隐瞒乌军伤亡情况。 当地时间 7 月 21 日,法国《世界报》突然抛出重磅指控,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公布的乌军阵亡 4.6 万人、受伤 38 万人的数据存在严重造假。 这家老牌媒体通过实地走访乌克兰多地墓地发现,许多城市正以 “战时速度” 扩建军事公墓,利沃夫的一座一战时期旧坟场甚至被重新开挖,为新阵亡士兵腾出空间。 与此同时,英国《卫报》也披露,乌克兰政府近期秘密启动了多个大型墓地建设项目,规模远超官方数据对应的安葬需求。 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泽连斯基政府始终对乌军伤亡数据严格管控。2024 年 10 月,一名乌军士兵因在社交媒体公开抗议 “无限期服役” 制度被捕,他在声明中直言:“前线士兵的真实伤亡数字被层层掩盖,家属收到的阵亡通知往往滞后数月。” 更耐人寻味的是,乌克兰议会近期通过一项法案,规定 “只有战争彻底结束后,士兵才能复员”,这与此前允许服役期满人员返乡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认为,这种政策转向背后,或许是乌军实际伤亡远超预期,导致兵源严重短缺。 紧接着,泽连斯基的内阁改组计划引发更大争议。7 月 17 日,乌克兰议会批准了自冲突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政府重组,原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出任总理,原总理什梅加尔调任国防部长。 这场人事变动被外界解读为 “权力洗牌”。法国《费加罗报》指出,新任总理斯维里坚科以 “绝对服从上级意志” 著称,而什梅加尔这位经济学家转任防长,被前线士兵讽刺为 “让会计指挥打仗”。 更值得关注的是,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被曝在改组中清洗异己,试图将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等 “不听话” 的官员排挤出权力核心。 然而,泽连斯基的困境远不止于此。乌克兰国内的腐败问题正成为动摇其执政根基的定时炸弹。 2024 年年底的民调显示,60% 的乌克兰人认为国内腐败问题 “非常普遍”,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塔塔罗夫等亲信被多次曝光涉及军火采购舞弊。 7 月 11 日,乌克兰安全部门突袭了 “反腐败行动中心” 活动人士沙布宁的住所,指控他 “逃避兵役”,此举被批评为 “政治打压”。 《世界报》尖锐指出,泽连斯基通过改组内阁转移公众注意力的同时,正将乌克兰推向 “腐败独裁” 的边缘。 或许,泽连斯基的最大危机来自战场局势的胶着。俄国防部 7 月 20 日发布数据称,仅 2025 年 1 月,乌军伤亡就超过 5.1 万人。 尽管这一数据未获独立验证,但乌克兰西部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向英国《每日电讯报》透露,自反攻以来,他们接收的重伤员数量激增 30%,部分医院甚至出现血库告急的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特朗普政府近期恢复了部分军援,但要求乌克兰 “在谈判中展现灵活性”,暗示可能接受领土让步。 这种压力下,泽连斯基 7 月 19 日突然提议与俄罗斯举行 “领导人级别会谈”,却被俄方质疑为 “战略陷阱”。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 7 月 2 日发布报告显示,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5 月,乌克兰平民伤亡人数同比增加 37%,其中 80% 的袭击由俄军发起。 然而,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乌克兰境内的腐败和权力集中问题正在加剧人道危机。欧盟一份内部文件更是直言,泽连斯基政府的集权倾向可能导致 “乌克兰民主倒退”。 这种背景下,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披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 “政权更迭预案”,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列为潜在继任者。 面对多重危机,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却出现戏剧性反弹。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 6 月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从 2024 年的 52% 回升至 65%。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 “战时凝聚力” 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当民众发现承诺无法兑现时,反弹将更加剧烈。 如果无法在短期内扭转局势,等待他的可能不只是下台,而是更严重的政治清算。” 这场信任危机的背后,折射出乌克兰更深层的治理困境。当泽连斯基在议会慷慨陈词 “为自由而战” 时,前线士兵却在社交媒体抱怨 “弹药不足”,后方民众则为腐败和物价上涨焦头烂额。 法国《解放报》的评论或许切中要害:“乌克兰的战争早已不是单纯的领土争端,而是一场关于真相、权力与生存的多重博弈。 泽连斯基能否在这场风暴中幸存,取决于他能否在战场、舆论和民心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你认为西方媒体的指控是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