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635年,皇太极下旨将亲姐姐莽古济凌迟处死。行刑当日,她被当众扒光衣服绑在刑柱

1635年,皇太极下旨将亲姐姐莽古济凌迟处死。行刑当日,她被当众扒光衣服绑在刑柱上,刽子手一刀刀割下皮肉。 莽古济,她是努尔哈赤的女儿,是满族最尊贵的格格,却活活被割下三百余刀,血流满地,死状凄惨。 她身上的龙脉血统,没有救她;她手中的皇室威仪,也没有护她。 她什么都没了,只剩下贴在柱子上的一具裸身,一刀刀剥下的皮肉。 很多人都不知道,莽古济原本是皇太极最信任的亲人。 她不是普通格格,她是皇室联姻的牌面,是大清与察哈尔之间最早的桥梁。 夫婿额哲,是察哈尔贝勒衮代的儿子,成婚时场面极盛,连努尔哈赤都亲自设宴祝贺。 她从小在皇宫长大,聪明强硬,有胆有谋,在皇太极即位初期,几次参与朝政裁定,深得宠信。 可这女人太聪明,聪明到超了界。 按清初规矩,皇族女子不得随意干政,更不能擅自出入外藩驻地。 莽古济却屡次私下会见察哈尔旧部,还多次派人往返草原送信。 据《满文老档》记载,她在察哈尔与林丹汗残部之间传递过文书,这不是儿戏,这直接触碰了皇太极的刀口。 她不是被冤枉的,朝廷的人办案没留情面,抄了她的宅子,翻出数十份蒙古文密函,里头提到兵马调动、粮草存储、盛京守备,信息全是内部的。 皇太极震怒。那可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姐,努尔哈赤的女儿,宗室里最有话语权的格格,竟然在给敌人通风报信。 有人劝过,甚至是多尔衮、豪格这样的亲王都私下表达过:“能不能别杀。” 可皇太极一句话就把所有人堵死了:“律不可私。”这话说得冷,刀一样扎进每个人的心口。 抓捕当天,盛京皇宫一片死寂。 莽古济被索尼带兵突袭时还在更衣,来不及穿戴完整就被五花大绑,直接送入刑房。 没有审讯,没有申辩,直接定罪,罪名不复杂:通敌叛国,泄露军机,意图恢复察哈尔旧制,危害朝政。 这些罪名在当时,不死也得扒层皮,皇太极偏偏选了最狠的一种死法——凌迟。 这是留给最重罪犯的极刑,不是斩首,不是绞杀,是一刀刀剐,活活削死。 1635年九月初八,莽古济押至盛京法场时,身穿刑衣,满头乱发,脸上毫无血色。 兵丁强行扒下她的衣物,露出赤裸的躯体。 她被四肢反绑,架在刑柱之上,一根铁钩从锁骨穿过,定在木架上。 人群开始聚集,数百围观者压着声音讨论:“是皇太极的亲姐?”“格格也得死?”“她犯了啥事啊……” 没人敢说出声音,更多的是恐惧。 清朝立国才刚开始,法度却比天还重。连宗女都要剐,那谁还敢乱来? 刽子手上前,领旨开刑,第一刀,从肩膀割下三寸皮肉,鲜血喷出三尺远。 第二刀,剐掉左肋的脂肉,露出森白的肋骨。这不是刑,是剥活人皮。 一刀接一刀,三百六十刀,一刀不多一刀不少。整个法场血腥味冲天。 莽古济开始还能咬牙强撑,到第七十多刀,声音变成呜咽,到一百多刀时,已经不再挣扎,只剩眼神空洞。 她身上已经看不出完整的皮肤,全是刀割后的创口,有的还在冒血,有的已现焦黄。 几个医官事后验尸时说,她其实在第八十刀时已经休克,后面两百多刀,全是尸体遭剐。 这场凌迟杀了的不只是一个女人,也是一段血缘、一个皇家的亲情纽带。 莽古济死了,额哲被圈禁,两个儿子被流放到漠北,一个死在半路上,一个终生未回盛京。皇太极用一场凌迟杀干净了察哈尔的残渣,也给皇族立下了死规矩。 满洲贵胄从那天开始明白,血统不保命,律法才压人。 她不是唯一被杀的宗女,但她的死最狠,最彻底。 因为她一手撕掉了皇室的遮羞布,把联姻当政治工具的人,终于也成了被祭旗的牺牲品。 你可以说她蠢,也可以说她野,可没人敢说她冤。 她知道自己在玩火,也知道皇太极的性格。可她不信那个冷血的皇弟真会动手。 她赌错了。她最后看到的,不是皇弟的怜悯眼神,而是刑场上高高举起的剐刀。 凌迟行刑那天,皇太极没出现,只在宫里批了一道奏章:“律不容情,宗女当伏法。” 连一句悼词都没给。 有人后来偷偷立了块无字碑,说那是莽古济的魂魄碑。 可几天后被人拔掉,砸碎,丢入护城河。 她从皇家出生,从皇家嫁出,最后也被皇家亲手剐死。 从头到尾,全程干净利落,一刀一个命,没留余地。 参考资料: 《清太宗实录》卷五十,《清史稿·列传·宗室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