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国如何面对解放军收台? 不想步拜登后尘的特朗普,给出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 特朗

美国如何面对解放军收台? 不想步拜登后尘的特朗普,给出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 特朗普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对这个发表评论,也不想陷入那种处境。 尽管对中国收关税,但自己目前仍然打算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还在考虑开展跨境投资。 而这,就是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特有的“战略模糊”。 2020 年签署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就是他这种策略的典型产物。 协议里既包含中国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的承诺,又有美国分阶段取消部分对华关税的条款,表面上是 “双赢”,实则是特朗普在关税大棒和商业利益之间走钢丝。 这种模式被他照搬到台海问题上:一边对中国加征关税,一边宣称要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考虑跨境投资,活脱脱一副 “打一巴掌给颗糖” 的生意经做派。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2024 年台湾对大陆与香港的贸易顺差近 700 亿美元,占台湾整体贸易顺差的 86.8%,这意味着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超美国。 特朗普显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公开场合刻意回避对台海问题的明确表态,既不想触怒中国大陆影响中美经贸合作,又能通过 “战略模糊” 维持对台军售的利益链条。 毕竟在他第一任期内,美国批准的对台军售金额高达 210 亿美元,平均每年 42 亿美元,这种 “军火生意” 带来的政治献金和选票,是任何政客都无法忽视的诱惑。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 “战略模糊” 还体现在对台政策的实际操作中。 2025 年 2 月,美国国务院网站删除 “不支持台独” 的表述,同时又强调遵守一中政策,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实则是在给民进党当局释放错误信号的同时,又给自己留足退路。 正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郑剑指出的,这种模糊本质上是 “战略清晰”—— 美国不会为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开战。 特朗普深谙此道,所以他宁愿选择 “永远不评论”,也不愿像拜登那样多次在公开场合抛出 “出兵护台” 的言论,最终不得不反复 “灭火”。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对成本收益的计算远比政客精明。 他清楚武力介入台海的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美军在中东的军事行动已经耗费巨额资金,而台海冲突的代价更是天文数字。 相比之下,通过 “战略模糊” 维持台海现状,既能从台湾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关键资源(如台积电被迫加码美国投资千亿美元),又能在中美贸易中争取更多谈判筹码,这种 “低风险高回报” 的策略,自然成为他的首选。 不过,特朗普的 “战略模糊” 并非无懈可击。 岛内民调显示,66% 的受访者认为他可能为了美国利益出卖台湾,这反映出台湾民众对美国 “战略模糊” 本质的清醒认知。 而对中国大陆来说,无论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是 “战略模糊”,都无法改变一个中国原则的事实基础。 正如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乔纳森所言,台湾并非美国核心利益,武力 “协防台湾” 是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为。 特朗普的 “精明”,最终不过是在中美博弈的棋盘上,为自己争取更多商业利益的一场表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