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3亿老外涌入中国后,外媒开始发现不对劲了,直呼中美情况截然相反! 202

1.3亿老外涌入中国后,外媒开始发现不对劲了,直呼中美情况截然相反! 2024年,1.32亿外国游客入境中国,贡献了942亿美元的旅游收入。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6488.2万人次,同比增长82.9%,其中免签入境20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12.3%。 中国不断放宽入境政策,过境免签时间从72小时或144小时延长到240小时,新增21个入出境口岸,活动范围覆盖更多省市。 浦东机场的免签通道人来人往,电子屏幕播放黄山云海和长城雪景,吸引游客驻足。去哪儿平台显示,上半年外国游客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增长1.8倍,超一成是“回头客”。 上海的热闹让莎拉开了眼界。她去了人民广场,看到大妈们穿着鲜艳运动服,伴着快节奏音乐跳广场舞,动作整齐划一。 她试着加入,跟着节奏迈步,引来一阵笑声。一位大妈递给她一瓶水,她接过来擦了擦汗。晚上,她在外滩拍下东方明珠塔的灯光倒映在黄浦江上。 第三天,她坐高铁去张家界,车厢窗外田野和高楼飞驰而过。到了武陵源景区,她站在玻璃栈道俯瞰峡谷,云雾缠绕着奇峰。她举起相机,拍下像仙女一样的山峰,视频上传后几天内获几千点赞。 中国的旅游热潮还在发酵。免签“朋友圈”扩到63个国家,政策红利让入境游市场快速复苏。2024年入境游客1.319亿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多。 外国游客来了就不想走,翻越张家界盘山公路直呼“太神奇”,在上海菜市场学做小笼包,被中国美食喂得满嘴油,在广州夜游珠江看霓虹闪烁。 很多人没走就计划“再来一趟”,有的甚至喊出“N刷中国”。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成热词,外国网友晒攻略、分享见闻,点赞中国的基础设施和热情好客。 反观美国,情况完全相反。2024年3月,特朗普政府以边境安全为名,收紧入境政策,签证申请人得公开社交媒体账号,还要接受更严格的审查。 170多所高校的1100名国际学生因参与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或轻微违法被取消签证身份。英国、德国因公民在美边境被拘留发布旅行警告,加拿大也提醒可能面临设备检查和入境延误。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赴美游客人数同比下降11.6%,从墨西哥入境的游客减少23%。《福布斯》预测,2025年美国国际游客支出可能减少290亿美元。 中国的开放政策不光吸引游客,还带动了经济。旅游、餐饮、交通行业因为游客激增赚得盆满钵满。国家移民管理局12367热线接了708.41万通咨询,满意率高达99.36%。 各地机场、火车站的服务也升级,英语标识随处可见,志愿者用流利的多语种服务帮忙解答问题。相比之下,美国的政策让游客和学生望而却步,学术会议因参会者减少取消,科技行业也因人才引进受阻受影响。《时代》周刊直言:“中国敞开大门,美国却在筑墙。” 莎拉的旅程还去了北京、西安和广州。在北京,她走过故宫,红墙黄瓦在阳光下闪耀,手指摸着宫墙的砖石。 在西安,她参观兵马俑,陶俑排列整齐,盔甲纹路清晰,她蹲下观察陶马的鬃毛雕刻。在广州,她夜游珠江,游船经过高楼,灯光在水面跳跃。 她拍下照片,记录下每一段旅程。她的文章在Travel Lemming发表,详细写了与大妈共舞、品尝小笼包的经历,翻译成多语种后吸引了全球读者,很多人留言说要来中国看看。 中国的入境游市场2024年恢复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游客量和收入都大幅增长。免签政策让更多人选择中国,国际航线航班加密,旅游城市的服务设施也更完善。 外国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中国的见闻,从新疆的沙漠到云南的古镇,从四川的火锅到北京的烤鸭,每一帧都让人眼馋。美国却在走下坡路,限制政策让游客流失,经济和文化交流都受冲击。中国的开放姿态赢得世界青睐,美国的封闭却让机会溜走。 莎拉回到伦敦,整理照片时翻看了上海外滩的夜景和张家界的云雾山峰。她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视频,广场舞的节奏和张家界的壮丽风光引发热议 2025年初,她计划再访中国,想去云南古镇和四川九寨沟。她的文章激励更多人把中国列入旅行清单。中国的开放还在继续,免签政策不断扩容,游客络绎不绝。 而美国还在为封闭政策买单,游客减少、经济受损,国际形象也蒙上阴影。开放的中国,正成为全球旅行者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