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美媒当,面对记者的提问,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反问:你们美国人派遣军舰,中国还能咋办? 2025年7月,马哈蒂尔百岁生日,全球媒体都盯着这位老将,想听他怎么看当下的国际风云。特朗普上台后,全球贸易战再起,美国对马来西亚甩出25%的关税,等于掐住了这个出口大国的命脉。 马来西亚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电子产品、棕榈油这些拳头产业都得看美国脸色。面对压力,马哈蒂尔没低头,而是把目光转向中国。 他早就不是第一次这么干,2019年他就力挺华为,反对美国的技术封锁。这次,他又公开说,马来西亚完全可以靠中国市场顶住美国的经济打压。 毕竟,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马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占马来西亚外贸的17%。他还提到“一带一路”,东海岸铁路、两国双园这些项目,都是中马合作的硬核成果。 美国不光在经济上使绊子,军事上也没闲着。近年来,美国海军频频以“自由航行”为名,把军舰开进南海,2024年一年就搞了十几次,次次都挑中国神经。 中国这边自然不甘示弱,南海和台海的军演密度年年增加,2025年上半年就搞了三次大规模演习。美国还不断给台湾送武器,2023年批准了5亿美元的军售,2024年又追加了3亿。马哈蒂尔看得很清楚,美国这些动作就是在亚太点火,逼中国硬碰硬。 他认为,中国的军演是被动的回应,美国才是那个四处制造紧张的麻烦精。马来西亚作为东盟国家,夹在中美之间,日子不好过,但马哈蒂尔一直主张不选边,保持中立。他多次在东盟会议上说,亚洲的事得亚洲人自己解决,美国掺和只会让水更浑。 这场采访的背景还有更深的脉络。2025年4月,中国领导人访问马来西亚,双方签了联合声明,宣布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 这不只是外交辞令,背后是实打实的合作:东海岸铁路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完工;两国双园项目吸引了上百家企业,创造了几万个就业岗位。 中马建交50周年,双方还搞了互免签证,人员往来更频繁,2024年光中国游客就贡献了马来西亚旅游业10%的收入。 马哈蒂尔对这些合作很看好,认为这是摆脱美国经济霸权的出路。他还提到金砖国家机制,马来西亚2024年申请加入,正等着批复,这也是他眼中的“去美元化”一步棋。 美国的关税和军舰让马来西亚压力山大,但马哈蒂尔不吃这一套。他在采访中点破,美国的“自由航行”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南海争端本来是区域问题,美国硬要插一脚,搞得大家不得安宁。 他还提到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引发台海局势骤紧,美国一边卖武器,一边喊“中国威胁”,这套路在马哈蒂尔眼里就是双标。 马来西亚虽然在南海有领土主张,但从没跟中国闹到剑拔弩张,双方通过对话管控分歧,比如2023年成立的南海磋商机制。他觉得,中国的回应是不得已而为之,真正破坏和平的是美国的军舰和军售。 这场风波让人们重新审视亚太的局势。马哈蒂尔的反问像一面镜子,照出美国在亚太的真实面目,也让马来西亚在中美博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