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83年,韩雅琴的早餐店里进来了四个寸头少年,韩雅琴一眼就看出他们刚刑满释放,出于善心,她还是为他们盛了饭,没想到,这一餐让她成为了七百多名劳改犯的“妈妈”! 韩雅琴这辈子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凭着一碗热粥、一笼包子,把七百多个走投无路的人拉回了正途,被大家喊了三十多年 "韩妈"。 1983 年的春天,韩雅琴的早餐铺刚支起摊子,炭火炉子上的粥正冒热气,四个半大的小伙子在门口晃悠,他们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袖口磨破了边,眼神里带着怯生生的打量。 韩雅琴看他们冻得缩脖子,就招手让进来:"先暖暖身子,粥不要钱。" 随后四个小伙子就走进了店里,狼吞虎咽地喝完了粥便离开了。 然而没过几天他们又来了,这次他们吃完后,没有离开,而是直接跪下了乞求韩雅琴的收留。 原来他们刚从少管所出来,街坊邻居见了就躲,找工作更是没人要,连家里都不愿接纳。 "韩姨,求您收留我们吧,我们啥活都能干!" 领头的小伙子声音发颤。 韩雅琴看着他们冻裂的手,想起自己远在老家的儿子,心一软就点了头。 那时候韩雅琴住的是租来的小平房,一家四口挤在两间屋里,她跟丈夫商量,把靠里的半间腾出来,用木板隔出个大通铺,让四个小伙子住下。 之后韩雅琴白天带着他们在早餐铺帮忙,洗碗、择菜、扛面粉,晚上就教他们认字、算账。 街坊邻居见了直摇头,不解的问他:"这些人是定时炸弹,你不怕引火烧身?" 但韩雅琴总是笑笑说:"都是孩子,犯过错不代表一辈子都是坏人。" 然而没过多久,其中一个叫二虎的小伙子,就偷走了她藏在米缸底下准备交房租的 50 块钱。 丈夫得知后,气得当众就要把剩下的三个孩子赶走,但韩雅琴却拦着说:"他一个人犯错,不能怪其他人。" 于是之后她就带着留下的三个,承包了附近三条街的人行道翻修活,让他们跟着瓦匠师傅学手艺,每天能挣到实实在在的工钱。 后来二虎在外头混不下去又回来了,哭着把 50 块钱还回来,韩雅琴没骂他,只是说:"手脚干净才能睡得安稳。" “韩妈”的消息传开后,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也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都是刑满释放后没处去的。 为了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住宿,韩雅琴干脆把早餐铺盘了出去,带着大家在郊区找了块荒地,盖起几排简易房,开荒种菜、养鸡养猪,还请了师傅来教泥瓦匠、水电工手艺,并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叫 "新生院"的名字。 1992 年冬天,韩雅琴接到东北老家的电话,说她唯一的儿子突发急病没了,得知此消息的韩雅琴悲痛难忍,直接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一整天,但第二天红着眼睛出来时,她仍旧像往常般给大家分活:"今天要把西头的菜窖砌好,不然冬天白菜该冻坏了。" 就这样,三十多年过去,经韩雅琴手帮扶过的人,加起来有七百多个。 他们里有的成了小有名气的装修师傅,有的开了自己的小吃店,逢年过节都提着东西回来探望。 其中有个叫王强的,现在开了家物流公司,每年冬天都带着工人来给 "新生院" 检修暖气,他常跟人说:"当年我出狱时,兜里比脸都干净,是韩妈给了我第一碗热饭,第一句 ' 别怕 '。" 如今韩雅琴已经八十多了,背驼了,耳朵也有点聋,但记性还好得很,哪个孩子爱吃醋,哪个孩子胃不好不能吃辣,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每到春节,院子里能挤满人,大老远就喊 "韩妈",有的带着媳妇孩子,有的提着自己做的酱肉,热热闹闹像过年。 有人问韩雅琴,这辈子天天跟这些 "有前科" 的人打交道,值不值? 她总是指着院子里玩耍的孩子说:"你看,他们现在都成家立业,孩子也能堂堂正正上学,这不就是最值钱的事吗?" 信息来源:公益中国——“韩妈妈”获评CCTV年度慈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