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辽宁大连,一男子趁着超市搞活动,以1038元的价格一下子买了347瓶五粮液,买到

辽宁大连,一男子趁着超市搞活动,以1038元的价格一下子买了347瓶五粮液,买到手之后,就打算放在烟酒行转卖,结果烟酒行告诉男子,这批酒水可能有问题后,男子进行了鉴定,果真发现了问题,事发后,男子将超市告上了法院,结果超市表示,这是员工个人行为。 李先生在去年的1月份,从当地一家大型超市以1038元一瓶的价格,买了347瓶五粮液。 此后,李先生打算将这批酒水卖掉套现,在一家烟酒行寄存转手时,烟酒行告诉李先生,这批酒水可能有问题,于是,李先生就将此事反应给了市监局。 市监局介入后发现,这确实假酒,而且,因为量比较大,所以警方就介入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是超市库管员周某利用职务便利调换了这些酒水。 随后,李先生将超市告上了法院,要求退一赔十。 从民事法律责任角度来看,根据《民法典》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超市作为商品的销售者,有义务确保所售商品的真实性和质量。 在这起案件中,虽然假酒是库管员周某个人的调包行为所致,但超市在管理上存在明显漏洞,未能有效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这无疑违反了其对消费者应尽的基本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本案中,超市所售假酒的行为构成欺诈,李先生要求退一赔十的诉求于法有据。 从刑事责任角度分析,超市库管员周某的行为究竟构成诈骗罪还是侵犯商标罪,需要深入探讨。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侵犯商标罪则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 周某利用职务之便,将超市的真酒调换成假酒,这种行为看似符合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欺骗手段获取财物”的构成要件。 但深入分析,周某的行为更符合侵犯商标罪的特征。他在假酒上使用与五粮液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通过销售这些假酒,侵犯了五粮液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扰乱了市场的商标管理秩序,且涉案金额巨大,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 如果认定为诈骗罪,其行为模式更侧重于直接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交出财物。而在本案中,周某主要是通过侵犯商标权的方式来获取非法利益,其行为的核心是对商标权的侵害。 最终,法院认定超市存在未尽到查验的义务,属于知假售假,判决超市退还酒款,并支付12万余元的赔偿。 对此,你对本案有什么看法? —————————— 关注我,带你评析法律热点,关注冷暖人生。 文章原创,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