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很多人做胃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有肠上皮化生,那么这个肠上皮化生是什么呢?其实,胃的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替代,这种化生的程度有轻度、中度、重度区分。那么肠上皮化生怎么形成的呢?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感染后可导致胃黏膜炎症、萎缩和肠化。该菌通过口-口、粪-口等途径传播,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活动性炎症,在炎症细胞反复刺激下部分细胞发生增生、分化,最终导致肠上皮化生。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可导致壁细胞损伤,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进而引起胃黏膜肠化。
●年龄因素:胃黏膜肠化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多见于中老年人。
●饮食习惯不当:长期食用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发肠化。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肠上皮化生。
●药物刺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肠上皮化生。
●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可能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肠上皮化生。
●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长期暴饮暴食等因素引起的。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受到刺激,从而引起肠上皮化生。
●其他因素:包括维生素C缺乏、亚硝酸盐摄入、吸烟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进而引起肠上皮化生。
胃中度肠上皮化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还可能发生恶性病变。今天讲述一例胃中度肠上皮化生被治疗后好转的案例,让我们从中寻找一些有用的经验。
病例回顾
吕女士,68岁,因有反酸烧心、胃疼、胸闷、消化不良、嗳气、后背疼、情绪不畅、失眠等不适于2024年3月13日做胃镜检查,胃镜病理结果提示胃黏膜存在中度肠化,吕女士期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
后经过朋友推荐,2024年8月10日首次在江贵医生门诊就诊,江贵医生四诊合参分析,询问病史得知患者不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自身免疫性,无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考虑患者女性,时常叹气,胸闷,是肝郁犯脾表现;胃疼,后背疼符合中医气滞血瘀表现;消化不良、反酸烧心是脾胃受损表现,结合患者舌淡脉细综合判断患者证型脾胃虚弱、肝郁乘脾、气滞血瘀,采用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活血等药物。如脾胃虚弱用党参、茯苓、麸炒白术等,肝郁乘脾用柴胡、合欢花等,气滞血瘀用桃仁、红花等综合辨证论治。
同时吕女士配合针灸治疗,江贵医生在吕女士的天枢穴、足三里、中脘等进行针刺,手法为补法。采用“烧山火”手法在天枢穴以温通肠气。
吕女士经过多次中药辩证调方+针灸治疗,累积8个月治疗后,2025年4月15日行胃镜检查为小灶肠化,属于基本好转。
辅助治疗
服用中药和针灸同时,也得注意饮食忌口,那么肠化人群忌口有哪些呢?主要是温、淡、软、熟、度。
“温”指不能吃冷的,如冷水果需要刨皮热水泡一下;“淡”指不能吃辛辣,油腻,刺激,甜食,戒烟戒酒,避免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避免高盐和腌制食物;“软”指不吃较硬食物和富含粗纤维食物,如红薯、韭菜、洋葱、海带等;“熟”指不吃未烹饪加工过的食物等;“度”指定时定量,7分饱原则,避免过饥过饱而加重胃负担,饥饿时可以吃1-2块苏打饼干。
此外,长期焦虑会加重病情,建议多放松心情。同时,建议适当运动,不剧烈运动,可以每日快走30分钟或八段锦10分钟,促进脾胃运化。
结语
江贵医生表示,中度肠化和很多因素有关,肠化好转难度因人而异,中重度肠化逆转率较低但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具体要结合实际情况甄别,没有千人一方的用药方式,中医治疗贵在辨证施治,个性化精准治疗,中西医结合取得疗效。最后,肠化逆转需长期管理。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复查胃镜,并在原病变部位取活检,以减少医院、医生差异导致的误差。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专家团队介绍
三甲专家团队:聘请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科科主任王林恒教授团队指导胃肠镜,王林恒教授从业胃肠镜操作30年余年,是国内知名消化内镜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ERCP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预约周期及方式
目前消化内镜中心预约无痛胃肠镜周期3-14天,有胃肠道息肉可根据临床情况在内镜下切除。可在消化科门诊或者全院门诊进行预约。
胃肠镜检查适合人群
(1)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反酸烧心、口臭、腹胀、腹痛、嗳气、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胃十二指肠溃疡、呕吐、食欲不振、黑便、不明原因的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便、脓血便。
(2)疑有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病变,需进一步确诊。
(3)已有上消化道病变,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如胃肠道息肉、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4)有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5)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
(6)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明确胃黏膜病变情况或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7)贫血:长期慢性贫血且无端消瘦。
⑧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
⑨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检查)发现上消化道病变但不能确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