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一位地主购置了50支手枪和2000斤炸药资助儿子闹革命,最终全家遇害,22年后,儿子携大军归来却不敢进门,为什么?[微风] 1927年春,赣南大地一片繁忙景象,就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季节里,拥有三百亩良田的赖绍善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这位富裕乡绅变卖了祖传的二十亩水田,通过赣州商会秘密购置了50支汉阳造步枪和2000斤硝铵炸药。 当时没有人能理解赖绍善的举动,一个地主,为什么要支持可能推翻自己阶级的革命?答案或许就是:“咱们赖家这回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革命了。” 这句看似轻松的话背后,隐藏着一个家族对未来中国的深刻思考,赖绍善并非简单的“开明地主”,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儿子赖传珠的革命道路铺路。 赖家资助的这批武器装备,成为1927年大埠暴动的重要物资基础,这场暴动虽然最终失败,却在赣南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7年8月,赖传珠奉命前往井冈山,父子分别时,赖绍善特意让儿子带上祖传怀表,说等革命胜利那天,父子要对表庆祝。 然而,这次分别竟成永诀,三个月后,国民党军队包围了赖家大院。 赖家上下18口人全部遇害,祖宅被焚毁,连祖坟都被掘开,赖家祖宅燃烧了三天三夜。 这场灭门之祸,彻底改变了赖传珠的人生轨迹,从此,他身上背负的不仅是革命理想,更是家族血仇。 22年后,已是解放军兵团政委的赖传珠率部解放赣州,许多人以为他会第一时间回乡祭祖,但他没有。 警卫员吴胜利回忆,赖传珠在距离家乡三十里的樟树坪就停了下来,独自面对大埠方向站立良久,那个夜晚,这位铁血将军想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当时赣南仍有敌特活动,反动分子扬言要再次破坏赖家祖坟,为了保护革命遗迹,赖传珠选择了遥祭。 这个选择背后,体现的是一个革命者的理性与克制,个人情感必须服从革命大局,即使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今天,大埠暴动纪念馆里陈列着赖绍善当年使用的煤油灯,灯罩上的裂痕清晰可见,就像历史留下的伤痕。 1927年的那个春天,赖绍善选择了变卖田产支持革命,这个选择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历史轨迹。 从地主到革命者,从富裕到牺牲,赖家用鲜血诠释了什么叫做“舍小家为大家”,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独特的注脚。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赖传珠年谱》 中共党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