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晚年的钱学森整日躺在床上,很少说话,家人都以为他得了老年痴呆,于是找来医生检查,

晚年的钱学森整日躺在床上,很少说话,家人都以为他得了老年痴呆,于是找来医生检查,医生询问:“钱老,100 减 7 等于几?” 谁料,钱老听后怒声呵斥道:“你知道你问的是谁?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没想到,这句话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要讲这个故事,得先简单说说钱学森是谁。他是中国科学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1911年,他出生在上海,家里条件不错,父亲是教育家,母亲是富商家的闺秀。小时候就聪明过人,1929年考进上海交通大学学机械工程,1934年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先在麻省理工学院拿了硕士学位,后来转到加州理工学院,跟着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深造。1939年,他拿到博士学位,还参与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建,算是火箭研究的开路人之一。 1947年,钱学森和音乐家蒋英结婚,生了两个孩子。本来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可到了1950年代,因为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政治迫害,他被怀疑是共产主义者,还被拘留了五年。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他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他一头扎进“两弹一星”工程,带着团队硬是把中国的导弹和航天技术搞了起来。1991年,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1999年又被评为“两弹一星元勋”。可以说,没有他,中国可能还要多走不少弯路。 人老了,身体总会有些不如意。到了晚年,钱学森的身体越来越差,尤其是90多岁的时候,基本上都躺在床上,不怎么动。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科学家,现在变得沉默寡言,眼神常常盯着一个地方发呆。家里人看着他这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和蒋英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感情很深,孩子们也大了,可他这状态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 那时候,钱学森住在北京一个安静的院子里,生活很规律。每天有人照顾他,给他读报、放广播,他就静静地听着。虽然不爱说话,但他脑子似乎还在转。有时候,他会让助理帮他剪报纸,收集一些感兴趣的资料。家里人看他这样,既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他还有兴趣关注外面的事,担心的是他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 钱学森说话越来越少,有时候问他点啥,他也不搭理。家人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这病在老人里挺常见的,症状就是记忆力下降、反应慢,甚至不认识人。看着他整天躺着,眼神空洞,家里人心里挺沉重的。毕竟,他可是钱学森啊,曾经那么厉害的人物,要真是得了这病,太让人难受了。 为了搞清楚状况,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请个医生来家里看看。他们不敢大张旗鼓,毕竟钱学森身份特殊,消息传出去不好。所以就悄悄找了个信得过的医生,想让他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真有问题。家里人心里其实挺矛盾的,既希望他没事,又怕万一确诊了咋办。 医生来了以后,先观察了一下钱学森的状态。他躺在那儿,脸色平静,气息平稳,看起来就是个普通老人。医生就想着用最简单的方法测试一下他的思维能力,毕竟要是老年痴呆,基本的计算和反应肯定会出问题。于是,医生就问了个特别基础的问题:“100减7等于几?”这问题对普通人来说都不算啥,更别提钱学森这种科学家了。 结果,钱学森听完问题,先是很快答出了正确答案。可当医生为了确认,又重复问了几次时,他突然不高兴了,声音一下子大了,带着点怒气说:“你知道你问的是谁?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这一嗓子,把医生和家里人都整懵了,随即大家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他不是糊涂,而是觉得自己被小看了,心里憋着火呢。 钱学森这反应,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家人本来以为他脑子不行了,没想到他不仅算得快,还这么有脾气。那句“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一出口,既幽默又有底气,把屋里紧张的气氛一下就冲散了。医生后来跟家人解释,老年人有时候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爱搭理人,但不代表他们糊涂。钱学森这表现,说明他脑子还清醒得很,只是性格使然,不喜欢别人把他当病人看。 事后,家人回想起来,都觉得挺好笑的。他们这才明白,钱学森沉默,不是因为痴呆,而是他习惯了安静地思考。他可能还在脑子里琢磨着什么大事,只是没说出来罢了。这件事也让家里人松了口气,原来老爷子还是那个老爷子,智慧没丢,个性也没变。

评论列表

深蓝
深蓝 1
2025-07-14 21:03
未见其面,深受其恩,致敬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