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时,曾追求过一女生,三十多年后同学再聚,我问她:“当年你怎么不理我?”她坏
读高中时,曾追求过一女生,三十多年后同学再聚,我问她:“当年你怎么不理我?”她坏笑着,说了一句话,我当时差点气炸了。
她端着果汁慢悠悠地说:“谁让你写情书总用作业本纸,还把‘我喜欢你’写成‘我喜你’,我以为你在跟我开玩笑呢。”桌上同学都笑了,我愣在原地,三十多年前的记忆突然涌来,脸一下子红到耳根。
那年我高二,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扎着马尾辫,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我成绩中等,总爱上课偷偷看她,却连跟她说话都会结巴,只好把心事写在数学作业本背面,字歪歪扭扭改了又改,最后那句“我喜欢你”还漏了个“欢”字。趁她不在,我把作业本塞进她书包,接下来三天坐立难安,却没等来回应。她见我依旧点头微笑,眼神里多了点我读不懂的羞涩,我却以为她在嘲笑我,从此再没敢跟她说话。
“你那作业本我还留着呢,”她笑着说,“当时想回信又怕被老师发现,后来想找你,你却总躲着我,我还以为你后悔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补充:有人说我总在她值日时偷偷擦黑板,有人说她总把笔记放我能看到的地方,班主任故意把我们调成同桌,是我自己上课总低着头。
原来那些年的单向暗恋,竟是双向奔赴的错过。我以为的冷漠是她的矜持,我以为的拒绝是她的犹豫。酒过三巡,我敬她:“当年是我太胆小,错过了最好的时光。”她笑着干杯:“都过去了,现在这样也挺好。”
散场后我送她回家,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她说当年收到作业本后,特意问语文老师“喜你”是不是新表达方式,老师说“这孩子八成紧张漏了字”。她本想在我生日送钢笔,却在礼品店门口看到我跟别的女生说话,又把钢笔放了回去。“那支钢笔后来送给我儿子了,告诉他喜欢一个人要勇敢。”
回家后我翻出高中相册,运动会合影里她站在我斜前方,马尾辫在阳光下闪光,我在后排偷偷瞟她,嘴角藏着笑意。照片背面是同桌写的:“看你俩这眼神,早晚得成。”真是辜负了这“预言”。
妻子见我对着照片发呆,笑着问:“见着老相好了?”我把当年的事告诉她,她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你当年就这么傻?换作是我也不理你。”我叹着气说:“要是当年勇敢点,会不会不一样?”妻子拍拍我:“但你现在遇到了我,这不就是最好的安排吗?”
第二天我发微信:“谢谢你当年的‘不理’,让我学会了勇敢。”她回:“其实我后来跟你报了同一所大学,迎新会上找了你好久,却听说你有女朋友了。”原来错过的从来不是一次表白,而是无数次怯生生的靠近。
这件事让我想起这些年,我总因怕被拒绝而不敢争取,因怕出错而不敢尝试,错过了升职机会,错过了学钢琴的梦想。就像那封漏字的情书,看似笔误,实则是内心的胆怯作祟。
我开始学着改变,报名公司演讲比赛,虽紧张却完整讲完故事;给多年没联系的朋友打电话,原来他们也在惦记我;跟女儿一起学滑板,摔了好几次却收获快乐。
半年后同学群发起公益助学,她第一个报名,我立刻响应。我们一起去山区,她给孩子讲作文,我修桌椅,配合默契。有个小姑娘问:“叔叔阿姨是夫妻吗?”我们相视一笑,眼里没有遗憾,只有温暖。
离开山区那天,她递我笔记本:“以后有想说的话,别再漏字了。”封面是她画的马尾辫女孩和低头男孩,旁边写着:“勇敢一点,人生没有那么多错过。”
现在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各自家庭也相处很好。常带孩子郊游,笑着说当年的傻事。那些遗憾早已成岁月小插曲,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幸福。
我终于明白,青春里的错过从不是遗憾,而是成长礼物。它让我们懂得,喜欢要大声说,机会要勇敢争,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就像那封漏字的情书,笨拙却藏着真挚;就像当年的错过,遗憾却让我们学会后来用力去爱、勇敢去闯。
生活或许有很多错过,但保持勇敢真诚,每个当下都能成为最好时光。就像现在的我们,虽没能成为彼此的青春,却成了人生里最温暖的朋友,这大概就是岁月最好的安排。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