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江西吉安,由于天气炎热,不少老人扎堆在华莱士店里蹭空调,而且坐没坐姿,又完全不消费,让真正的客户完全不敢进屋,店员无奈之下只能用喇叭驱赶,但根本毫无作用
据极目新闻7月6日报道,7月的吉安,暑气像浸了热油的棉絮,裹得街道发烫。华莱士门店的玻璃门成了“旋转门”——不是食客进出,而是一群摇着蒲扇、挎着布包的老人,熟门熟路地扎进店里。
他们把红色座椅当成自家炕头,有的脱鞋跷脚,有的并排唠嗑,让刚想进门的年轻人猛地刹住脚步。 这天,店员小芸又对着新买来的喇叭叹气。喇叭循环播放的“请保持消费秩序,聊天请移步店外”,像扔进湖底的石子,激不起半点水花。
店里的沙发区,李阿姨把购物袋一甩,光着脚就把腿搭在旁边椅面上,和老姐妹分享着菜市场的降价菜:“冬瓜才八毛一斤,我囤了五大袋!”旁边的张大爷更自在,保温杯往餐桌上一放,茶水洒了半杯也不擦,瞥见店员过来收拾,还嘟囔:“又不脏,浪费水。”
这些画面,被路过的顾客拍下发到网上,瞬间炸了锅。有人发现,不止这家华莱士,吉安街头的连锁快餐店、奶茶店都出现过类似场景:老人推着婴儿车占座,把餐桌当棋盘,甚至带着饭菜现场“开伙”。
一位本地网友留言:“我家楼下的奶茶店,店员姑娘被气哭——老人把婴儿车推进来,占着三个座位哄孩子,顾客没法坐,她劝了两句,被说‘没爱心’。” 华莱士的窘境更现实:空调开得越足,老人来得越多。
高峰时,二十多个老人占满所有座位,真正想买汉堡的顾客只能站在门口张望。大学生小陈本来想点份套餐复习功课,推开门却撞见“奇观”:三位大爷脱了鞋横躺在沙发上,收音机里的戏曲声盖过了空调风,地上散落着果皮纸屑。
他摇摇头,转身去了对面的快餐店——至少那里能找到清净的座位。 店员们试过各种办法:贴温馨提示、调高空调温度、甚至好言相劝,得到的回应要么是“我们就坐会儿,又不花钱”,要么是“你们年轻人就是没耐心”。
小芸最无奈的是那次,她拿着喇叭喊“要聊天去外面聊”,一位老人直接回怼:“外面那么热,你想热死我们?”喇叭里的录音还在机械重复,老人的嗓门却盖过了一切。
网上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有人心疼商家:“华莱士是做生意的,不是公益纳凉点,这么耗着,房租和电费谁承担?”也有人理解老人:“天太热,家里空调舍不得开,找个凉快地方歇脚也没错。”
但更多人在纠结中间的“度”——纳凉是人之常情,可霸占商业场所、影响他人消费,算不算越界? 吉安街头的梧桐树影里,其实藏着社区的公共纳凉点,有空调、茶水,还有志愿者服务。
但老人们觉得“快餐店更方便”,几步路就到,还能顺便看看热闹。可他们没意识到,当脱鞋的脚占了沙发,当聊天声盖过了点单声,被赶走的不仅是顾客,还有门店生存的空间。
小芸算了笔账:七月上旬,店里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降了三成,“再这样下去,说不定得缩减营业时间,可那样老人更有理由赖着了……” 夕阳把华莱士的玻璃照得透亮,店里的老人陆续起身回家,留下一地狼藉和店员疲惫的身影。
空调还在嗡嗡转,可凉意在这场“纳凉拉锯战”里,似乎变了味。当避暑变成“占领”,当体谅变成两难,我们该怎么让清凉更有秩序?或许答案藏在老人挪一挪的脚步里,藏在商家更智慧的引导里,也藏在每个人对“公共”二字的理解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