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部长亲口证实,中国歼 - 10CE 战斗机已经有两架正式交付该国,稳稳降落在塔什干空军基地!作为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一口气订购了 24 架歼 - 10CE,这可是中国四代半战机继巴基斯坦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全球军备采购市场,向来是技术实力与政治交织的棋局。当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时,许多人才恍然大悟,中国高端武器的出口时代,或许早已拉开帷幕。 究竟是什么样的考量,让这些发展中国家敢于迈出这一步,抛弃旧的武器体系,选择新的合作伙伴? 中国军工的海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口的主要是些中低端型号,帮助一些国家解决了有无问题。 随着中国加入导弹技术控制制度,承诺不再出口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导弹,加之两伊战争结束导致市场萎缩,中国的武器出口一度陷入低谷。 然而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让不少传统客户对俄式装备的可靠性与后勤保障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中国武器在巴基斯坦空战中展现的性能,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外界的信心。说到底,是中国自身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高端武器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乌兹别克斯坦这个中亚内陆国,似乎正式看中了中国的战机的潜力,毅然选择了中国战机。 早在4月,外媒透露乌兹别克斯坦有计划引入中国战机,而根据路透社7月2日的消息,该国国防部长已公开证实,订购的24架中国歼-10CE战斗机中已有两架交付,同时数十名飞行员正在中国接受系统化培训。 这不仅意味着歼-10CE有了第二个海外买家,更标志着中国高端战机在国际市场上再下一城。 乌兹别克斯坦此举,本身就是对传统俄式军事体系的一次突破。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它与中国长期的军事交流和联合演练,使其对中国装备的性能有了第一手的了解和信任。 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是,空军现役的战斗机早已老旧不堪,急需一款性能可靠、性价比高的中型战机接替。而俄罗斯方面能提供的选项,要么性能不尽如人意,要么价格过于高昂。 转投中国怀抱,意味着要从头搭建一套全新的后勤和保障系统。这对于一个经济体量有限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投入和赌注。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做了这个决定。这背后,既有对中国装备的绝对信心,也透露出长远的战略眼光,通过与中国在军事等领域的深度捆绑,来获取更广阔的安全空间。 乌兹别克斯坦的大胆尝试,很可能在中亚地区产生示范效应。假如歼-10CE在该国服役表现良好,哈萨克斯坦等其他中亚国家跟进效仿,也并非不可能。 长期以来,美西方国家不断渲染中国战机“缺乏实战经验”,试图阻碍中国武器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采购决策,恰恰是对这种论调的有力反驳,他们敢于大规模订单,本身就说明了信任的分量。 我们正处在全球军贸格局加速重塑的关口。中国高端武器的崛起,不只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国际政治经济版图深刻演变的缩影。 在未来的军购市场上,自主性、高性价比和供应链安全将成为更重要的考量因素,传统的供应格局将被持续打破。中国或许将在这个新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下一个选择“中国制造”的国家,会是谁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