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一次拍摄的时候,张嘉译特别兴奋地跟宋佳说:“咱俩又一起合作啦。”宋佳撇了撇嘴,直接就说:“我可最不想跟你合作了,你知道为啥不?”张嘉译一下子愣住了,眼睛里全是疑惑,还以为自己哪儿得罪这位挑剔的搭档了呢。直到宋佳忍不住笑,说出了实情:“跟你拍戏我每次都能胖十斤!”这话一出,现场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张嘉译笑得差点把手里的水杯给摔地上。
这事儿还得从2012年拍《悬崖》那会儿说起。那时候宋佳刚进入演艺圈,演技还很生涩,就像个拿着剧本都不敢抬头的小学生似的。可张嘉译就不一样了,早就凭借扎实的演技在圈子里站稳脚跟了。在片场,他一点前辈的架子都没有,还特别耐心地带着宋佳一场一场地过戏。有一场哭戏,宋佳怎么都找不到感觉,眼泪就是流不出来,急得脑门儿上全是汗。张嘉译就把她拉到一边,递过去一杯热水,不紧不慢地说:“你想象一下,凌晨三点,家里突然停电了,手机也没信号,这时候你妈打电话告诉你她生病了,可你却在老远老远的地方。”宋佳听了一愣,脑子里一下子就有画面了,眼泪“哗”地一下就流出来了。这场戏一遍就过了,导演在监视器后面不停地鼓掌。
张嘉译教给宋佳的可不只是表演技巧,还有一种全身心投入角色的态度。他会给宋佳讲自己年轻时候演一个落魄画家的事儿,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拍戏前饿了两天,穿着破棉袄在零下十度的胡同里冻得直哆嗦,就为了感受角色那种绝望的心情。宋佳听完,那叫一个佩服,私底下还偷偷地记笔记,恨不得把张嘉译说的话都刻在脑子里。拍完《悬崖》,宋佳的表演变得自然多了,眼神里也有了更多层次,观众都说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不过张嘉译的影响力可不只在演技方面。片场休息的时候,他就喜欢倒腾吃的,尤其擅长做陕西油泼面。那辣椒油“滋滋”响,蒜末和葱花在热油里翻滚,香味能飘出去老远。剧组收工一般都比较晚,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宋佳一闻到这味儿,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身材管理啊?她端着碗,就蹲在道具箱旁边,几下就吃完了一盘面,辣得直吸气,嘴里还不停地夸:“张老师,你这面要是开店,肯定能火!”张嘉译嘿嘿一笑,递过去一瓶冰水说:“吃饱了才有力气拍戏嘛。”
宋佳嘴上一直喊着要减肥,可身体却很诚实。有一回,半夜十一点了,她给张嘉译发微信说:“张老师,明天能不能再吃你做的面呀?”张嘉译回了个笑脸。第二天中午,他就拎着锅到片场了,还给全组人都加了餐。宋佳吃得满脸都是油,拍完戏照镜子,发现腰上牛仔裤的扣子都快崩开了。她着急了,跑到张嘉译面前抱怨:“你可把我害惨了,我胖了十斤,这戏播出去,观众不得说我像个气球啊?”张嘉译忍着笑,递给她一瓶苏打水说:“胖点看着接地气,角色更真实。”
其实啊,张嘉译做饭可不只是为了让大家解馋。他知道拍戏压力大,年轻演员容易一直紧绷着神经,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过去,大家围在一起吃,再聊几句家常,心就拉近了。宋佳后来回忆,有一次拍夜戏,都凌晨两点多了,气温特别低,手都冻僵了。张嘉译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个小电炉,煮了一锅热汤面,给每个人都分了一碗。宋佳端着碗,热气扑到脸上,鼻子一酸,差点就哭了。那一刻,她感觉自己不像是在片场,倒像是在家里一样。
《悬崖》播出以后,宋佳的表演那可是被大家夸个不停。她演的顾秋妍,眼神里好像藏着好多故事,观众看着又心疼又入迷。圈里人也开始注意到这个新人了,找她拍戏的邀约越来越多,她的事业从此就发展起来了。可宋佳私底下总说,自己能有今天,多亏了张嘉译的“喂胖计划”。她还半开玩笑地跟朋友吐槽:“张老师这人太会了,戏教得好,饭也做得好,害得我减肥计划年年往后推。”
2015年那次再见面,宋佳嘴上虽然嫌弃,但心里其实可暖和了。她心里明白,跟张嘉译合作,不仅能学到演技,还能感受到被照顾的那种踏实劲儿。拍戏休息的时候,张嘉译还是老样子,拎着锅给大家做面,宋佳一边吃一边嘟囔:“这回我可得管住嘴了,不然回去又得买新衣服。”张嘉译笑着回她:“胖点没关系,演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这对搭档之间的故事,表面上看是宋佳抱怨张嘉译的美食诱惑,实际上是两人亦师亦友的深厚默契。宋佳从一个青涩的新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演员,离不开张嘉译的指点。而张嘉译呢,在带新人的过程中,也找到了分享经验的快乐。片场里油泼面的香味,就像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每次宋佳提起,都会忍不住笑着说:“张老师,咱下次合作,能不能换成沙拉呀?”
这碗面可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像是一种温暖的传递。拍戏的辛苦、角色的困难、生活的劳累,好像都在这热气腾腾的面里消散了一些。宋佳后来还说,《悬崖》不只是她事业的起点,也是她学会用心演戏、用心生活的开端。而张嘉译呢,可能也没想那么多,他就是觉得,给大家端碗面吃,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