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太阳]1939年,苏联内务部包围了布琼尼元帅的住宅,布琼尼架起机枪,毅然拨通电

[太阳]1939年,苏联内务部包围了布琼尼元帅的住宅,布琼尼架起机枪,毅然拨通电话给斯大林:发生了反革命暴乱,有人来捉我,我向您保证:决不让他们活捉。斯大林听后大笑,放过了布琼尼。在斯大林眼里,布琼尼“这个傻瓜”对“我们”没有危险。 (参考资料:2001-03-28 青岛日报——寻墓者说) 在二十世纪风云激荡的苏联,许多人如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然而,也有极少数人能在绝境边缘奇迹般地保全自身,甚至被写进英雄史诗,红军元帅谢苗.布琼尼便是其中之一。 斯大林的大清洗时代,连敏感的诗人都难逃厄运,战功赫赫的布琼尼也曾命悬一线,1939年,当秘密警察包围他的住宅时,这位骑兵司令竟架起一挺机枪,一边对着门外扫射,一边拨通斯大林的电话,怒吼着绝不被活捉。 电话那头的斯大林听完却哈哈大笑,一句“这个傻瓜对我们没危险”,便撤销了行动,这看似荒诞的一幕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人生轨迹,才造就了这位既骁勇又特立独行的“傻瓜”元帅呢? 布琼尼的传奇始于他对马的痴迷,从小爱马的他很快成了团里顶尖的骑手,并因此进入圣彼得堡的骑兵学校深造,一战爆发后,作为一名中士,他屡建奇功,胸前挂满了四枚“圣乔治十字”勋章。 内战打响,布琼尼迅速组建骑兵部队,投身红军,他与另一位骑兵天才杜缅科联手,创建了威震天下的第一骑兵军,当时,骑兵是战场上最活跃的力量,因为飞机和坦克远未普及。 就连他们的敌人、白军将领克利切夫斯基也承认,布琼尼和杜缅科是“了不起的自学成才者”,不仅深谙骑兵战的心理,更能创造性地运用战术。 最终,第一骑兵军在摧毁白军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让布琼尼成了俄国内战的象征之一。 内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布琼尼就同伏罗希洛夫一道,成了斯大林的坚定盟友,正是他们在察里津保卫战中的支持,为斯大林日后成为列宁的接班人铺平了道路。 这份早期的“投资”回报丰厚,1935年,苏联首次授予五人元帅军衔,布琼尼名列其中,他继续痴迷于自己的老本行,致力于在全国发展骑兵,坚信骑兵的英雄传统是教育的根基。 三十年代后期,军队大清洗开始,协助斯大林打赢察里津保卫战的将领们,反而被塑造成了民族英雄,布琼尼不仅支持清洗,还亲自担任审判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高级将领的法庭成员。 斯大林利用一批军人去清洗另一批军人,事后多数审判者也难逃厄运,但布琼尼却是个例外,关于“机枪事件”,经过后来考证,逮捕令确实发错了,而布琼尼当时喝得酩酊大醉,抄起家里的机枪准备拼命,根本没感到害怕。 正是这种暴烈的莽夫姿态,让布琼尼显得有勇无谋,反而安全,不过,在政治风暴中幸存的布琼尼,他的军事生涯却已走向黄昏。 二战前夕,朱可夫等新一代将领都已认识到,在坦克与飞机的时代,骑兵不过是活靶子,战争爆发后,布琼尼先是断言基辅守不住,被斯大林撤职,结果基辅果然陷落,后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指挥不力,部队损失惨重。 1942年,布琼尼在刻赤保卫战中惨败,搭档的内务部副部长谢罗夫在回忆录里毫不留情地称他为“白痴”和“傻瓜”,认为他根本没有指挥能力,最终,布琼尼被召回莫斯科,担任红军骑兵总监这样的虚职,彻底告别了一线指挥。 战后,布琼尼作为活着的传奇,荣誉拿到手软,三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是获奖最多的苏联元帅,然而,他的政治地位早已边缘化,成了一个为重大活动站台的象征性人物。 1973年,这位元帅以91岁高龄去世,是苏联首批五位元帅中最高寿的一位。 布琼尼的一生,是那个时代一个绝佳的注脚,他能在权力的绞肉机中幸存下来并得以善终,靠的不是圆滑的政治手腕或卓越的军事远见,而是一种极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对最高领袖不掺杂质的“傻瓜式”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