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国平民提供毒品,为美国军火商创造价值,为美国服务的墨西哥毒贩。2022年,墨西哥总统奥夫拉多尔在公开场合上,向本国的毒贩求和。 2006年12月,墨西哥新任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正式宣誓就职。 上任之初,他宣布将启动全国范围的反毒战争,誓言以武力打击日益坐大的毒品犯罪集团。这场被称为“对贩毒集团宣战”的行动得到了国内广泛支持,许多普通民众认为这可能是重建国家秩序、恢复治安的最后机会。 然而,自这项政策实施起,到2022年,已有超过120名市长因公开反毒立场而遭遇毒贩报复,被暗杀或绑架致死;超过2000名警察殉职,还有大量执法人员失踪。 大量平民在毒品战争中伤亡,具体数字已无法统计。一些居民为躲避暴力甚至选择非法越境前往美国,寻求安全庇护。 卡尔德龙政府的初衷虽是清剿毒贩,但现实中的毒品利益网络复杂得多。墨西哥之所以成为毒品泛滥的前沿阵地,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与美国接壤——这个全球最大毒品消费国。 据估算,美国每年消费的毒品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墨西哥境内的贩毒集团。 墨西哥具备发展毒品产业的“天然条件”:地理位置靠近美国,土地适宜种植罂粟和大麻,运输成本低。此外,墨西哥多年来政局动荡、司法腐败,毒品集团得以形成“准军事组织”,与政府力量分庭抗礼。 截止2022年,墨西哥政府正规军约10万人,而主要贩毒集团如锡那罗亚集团、“新一代哈利斯科集团”等下属武装人数超过13万人,装备水平甚至优于正规军队。 原因之一是毒贩通过合法与非法渠道大量购买美制军火。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军火出口国。据美方海关和军火出口数据,仅2019年,墨西哥通过民间渠道从美国购入的武器装备就包括:300余架轻型飞机、600多辆卡车、1.2万支冲锋枪、5000多颗手雷以及20多艘轻型舰艇。总值超过30亿美元。 分析指出,毒贩购入军火的金额甚至接近墨西哥政府年军费开支的两倍。 《华尔街日报》曾在2021年披露,美国军火产业因墨西哥毒品战争,每年至少维持了50万个就业岗位。而这还不包括那些参与跨境毒品运输、洗钱、人口贩运的“灰色劳动者”。 此外,美国近年来在若干州逐步合法化医用和娱乐用大麻,使毒品消费的边界逐渐模糊。尽管联邦法律仍将大麻列为受控物质,但州与联邦在执行上的差异,使得毒品交易在某些领域获得了“灰色生存空间”。 毒品贸易对墨西哥的影响不仅限于治安和经济,更波及国家治理的根基。国家高层腐败、基层政权渗透、执法部门受贿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反毒政策长期难以落地执行。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墨西哥政府面对的对手,不仅是本国毒贩,更是这些集团背后复杂的国际网络——包括美国的毒品消费市场、军火商利益集团、黑市金融体系等。 在这种背景下,墨西哥历任总统虽不断重申禁毒决心,但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 即使是美国本身,也对墨西哥毒品问题表现出选择性忽视——其一方面对拉美多国人权问题多有干预,另一方面却很少在外交上对毒品问题承担实质性责任。 美墨边境长年未彻底封闭,也让跨境走私成为高频现象。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仅2018至2021年间,通过边境非法入境运输毒品被查获的案件累计超过28万起。 而边境以外的走私线路则更为隐蔽、难以追踪。 至于如何解决这一根植已久的问题,墨西哥政府面临的,不仅是打击犯罪的挑战,更是如何在国际压力和国内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的政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