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浙江杭州,男子给儿子全款买车,儿子看中了一款270万的新车,销售要求他们先付款,再签合同。男子提出质疑:正常流程不是先签合同,再给钱吗?可对方却说他们跟其他车不一样,必须先付款,后签合同。男子照办,可等签合同时,却发现两份合同,一份是妻子的名字,一份变成了陌生人的名字,看中的那辆新车也变成了别人订过的库存车,男子大怒,要求对方退一赔三。 “我就想给儿子买台新车,怎么就碰上这么离谱的事儿!”6月27日浙江杭州的马先生愤怒又无奈地向身边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本是满心欢喜给读大学的儿子购置270万新车却在购车过程中陷入4S店设下的套路,好好的购车喜事彻底变了味儿。 马先生的儿子在4S店看中一款新车,一家人本想着顺顺利利完成购车流程。可当他们准备签合同付款时,销售却突然提出特殊要求:必须先全款付清270万车款之后才能签购车合同。 马先生心里犯起嘀咕,正常购车流程不都是先签合同明确车辆信息、权责,再支付款项吗? 面对质疑,销售却坚称“我们的车和其他车不一样,就得先付款后签合同”,爱子心切的马先生,没多想就按照销售要求,把270万转到了对方指定账户。 本以为付款后就能顺利签合同提车,结果签合同时马先生发现事儿不对劲了:两份合同,一份写着妻子名字,另一份莫名其妙变成了陌生人姓名。 更让马先生无法接受的是,原本看中的新车,摇身一变成了别人订过的库存车!好好的新车怎么就成了“二手货”?马先生又惊又怒,找销售讨要说法,对方却支支吾吾,拿不出合理解释。 怒不可遏的马先生当场要求4S店退车退款,并且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他认为4S店先是故意颠倒购车流程,诱导自己先付款,之后又用库存车、他人订购车蒙混,这明显是欺诈行为。 自己辛苦攒钱给孩子买车,却被这般糊弄换做谁能咽下这口气? 此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有人直言“4S店这套路太脏了,就是欺负消费者不懂流程” ;也有网友分享类似经历,“我之前买车,销售也想玩先付款再签合同,还好我坚持没同意” ; 还有法律从业者网友科普,“这种故意隐瞒车辆真实情况、诱导消费者先付款的行为,一旦查实存在欺诈,消费者主张退一赔三大概率会得到支持”。 大家一边倒地支持马先生维权,痛批4S店的不诚信操作,呼吁监管部门好好管管汽车销售行业里的这些猫腻。 其实汽车销售中“先付款后签合同”本就不符合常规交易逻辑,背后往往藏着商家不想让消费者提前看清的“小心思”:可能是车辆本身有问题,像库存车、运损车;也可能是合同里藏着霸王条款,先让消费者掏钱后续维权就难上加难。 马先生的遭遇,给所有准备购车的人敲响了警钟:面对商家看似“特殊”的流程要求,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别因为着急提车、信任商家,就稀里糊涂让步。 目前马先生还在和4S店僵持,他表示哪怕维权过程再难也一定要讨回公道。大家觉得马先生能拿到“退一赔三”吗?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