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胆包天!”6月29日,浙江杭州,一女子在游泳馆浅水区练憋气,突然,她感觉有只手,从她的腿,一直到臀部摸了个遍,她一转身,看见一陌生男子,朋友说,她也被这个男子摸过,女子立马火冒三丈,拉住男子不让走,她怕去更衣室拿手机报警,男子再趁机溜了,就想借游泳馆工作人员手机报警,但对方拒绝借用手机,而且至今并没拉黑该男子。帽子叔叔查看监控有了新的发现。 据极目新闻7月2日曝光的杭州萧山游泳馆猥亵事件,将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原本盛夏傍晚的游泳馆本应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却在6月29日晚7点化作陈女士的噩梦现场。 不会游泳的她扶着浅水区分水线,小心翼翼将脸埋入水中练习憋气,冰凉的池水还未适应,一阵温热且黏腻的触感突然从小腿一路攀爬至臀部,像毒蛇吐信般令人毛骨悚然。 当陈女士惊慌抬头,只看到陌生男子转身时微微晃动的泳帽,水面上还泛着可疑的涟漪。还没等她缓过神,同行好友颤抖着道出更惊悚的事实——就在几分钟前,同样的咸猪手已经伸向过自己。 愤怒瞬间点燃了恐惧,陈女士冲上前死死拽住男子的泳裤腰带,指甲几乎掐进对方皮肉,她深知一旦松手去更衣室拿手机,这人就会像泥鳅般消失在湿漉漉的人群里,便急切向一旁的工作人员求助,然而对方冷漠的摇头,让她仿佛坠入冰窖。 更令人咋舌的是后续发展,警方调取的监控画面成了争议焦点,游泳馆运营方坚称视频显示男子只是划水时“意外擦过”,但三名女性受害者提供的细节却如出一辙:那只不安分的手,分明是故意贴着身体曲线游走。 而本该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的游泳馆,以“对方是散客,没有办卡记录”为由,至今未将涉事者列入黑名单。 有网友讽刺:“敢情现在做坏事,只要不办会员卡就能畅通无阻?” 事件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有人翻出过往公共场所性骚扰案例感叹:“女性连游个泳都要提心吊胆,安全底线到底在哪里? ”更有网友犀利指出:“游泳馆拒绝借手机的操作,和见死不救有什么区别?安全不是装几个摄像头就能了事的。” 这些评论道出了公众的集体焦虑——当本该提供庇护的公共场所,成了犯罪行为的温床,当受害者在第一时间求助无门,社会安全网络的漏洞已经触目惊心。 俗话说“防患于未然”,但现实是许多公共场所把安全管理当摆设。游泳馆里监控密布,却没有配套的应急响应机制;工作人员对突发状况束手无策,甚至漠视求助。 这种管理上的懒政,本质上是对安全责任的甩锅。受害者在遭受侵害后,不仅要面对心理创伤,还要为维权四处奔波,这无疑是对法治尊严的践踏。 如今案件虽已立案,但更深层的反思才刚刚开始。从超市、地铁到游泳馆,公共场所的安全防护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当女性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在游泳时时刻保持警惕,不得不练就“反骚扰”生存技能,这不该是文明社会的常态,究竟要多少血泪教训才能倒逼公共场所真正扛起安全责任? 那么面对这类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漏洞,你认为该如何破局?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报道于2025年7月2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