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比蔡斌、赵勇高在哪 郎平是公认的世界名帅,一方面是成就使然,另一方面是其经历无可比拟。郎平从球员时代就站在世界之巅,退役之后又有出国打球的经历,执教过国内外不同的俱乐部、国家队,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然第一次执教中国国家队和美国国家队没有获得奥运会冠军,但对于当时的两支队伍均发挥出了最高水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郎平连续执教中国女排里约和东京两个奥运周期,六次世界三大赛五次获得奖牌,其中奥运会冠军一次、世界杯冠军两次,世锦赛亚军一次、季军一次。东京奥运会失利,既有朱婷伤病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疫情影响中国女排的备战。疫情原因,高水平比赛减少,奥运会前为数不多的比赛很难满足比赛磨合阵容、调整状态的要求。但是东京奥运会失利也丝毫不影响郎平的成就和在国能外排坛地位和影响力,哪怕是其恩师袁伟民也没有如此影响力。 有些人总拿蔡斌和郎平比较,但是两人没有任何可比性。从业务水平上,蔡斌无论从选人、训练、临场指挥,对比郎平有天壤之别,特别是临场指挥。蔡斌有两次经典的失败案例,足以说明其不是一个合格的主教练。一个是联赛冠亚军争夺战之中,刁琳宇意外受伤的骚操作。主力二传,换做一个有魄力、有经验的教练,会充分信任替补二传,也许替补二传一战成名。也许蔡斌根本就没有备选方案,所以选择放弃,让龚翔宇客串二传,同时废弃了接应位置的攻击点,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蔡斌的选择既是能力水平问题,也是格局问题,是对球员和比赛的不负责任。另一失败的案例是在国家队,世联赛期关键时间节点,用人自己拿不定主意问二传。主教练是一支球队的统领,本身刁琳宇本身属于关键时刻脑子不清楚的二传,教练如此,球员们如何应对场上的变化。蔡斌最大的问题是钻牛角尖,整个巴黎周期,以二传为例,没有给刁琳宇准备合格的替补。丁霞三年没有参加国家队集训,但是参加了世锦赛、奥运会资格赛、奥运会等关键比赛。而徐晓婷参加了所有集训,唯独缺席重要比赛的历练,这也造成下一个奥运周期二传位置没有传帮带的球员。 赵勇,相对来讲,执教辽宁队近二十年,没有突出的亮点和成绩,不知道排协选择赵勇的出发点在哪?从赵勇选人来看,因循守旧,只看球员联赛的表现,不看天赋和潜力。以主攻为例,吴梦洁和庄宇珊不算是年轻球员,她们二人在联赛中已经打了一个全运周期,天赋、实力哪怕是百分之百发挥出水平,也不足以支撑起国家队,说白了就是上限不高。二人年龄到洛杉矶奥运会时不占优势,好在有董禹含这样的有潜质的主攻做备选。郎平时期的主攻,从惠若琪、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到替补刘晓彤、刘晏含,主力最矮的也要1.92米,替补也在1.88米以上。以郎平的眼光和训练手段和水平,高个子球员也可以很全面。有人说,赵勇敢于用年轻人,比如二传和副攻,可实际上,赵勇启用新人是不得已而为之。二传位置,丁霞、姚迪、刁琳宇已经确定全运会后退役,现在都已经不进行大强度训练了,而像徐晓婷这样所谓的中生代二传没有任何国际比赛经验。副攻位置,由于袁心玥的退出,只剩下王媛媛可用。赵勇最大的短板是临场指挥和国际比赛经验,巴黎奥运会最后阶段为什么蔡斌不得不用朱婷,就是离不开朱婷的比赛经验和场上的领袖气质。巴黎周期蔡斌最大的失误是没有重用李盈莹,看似重用袁心玥,让袁心玥担任队长,袁心玥也没有存在感,或者说其对蔡斌不感冒,个中缘由只能有读者自己体会。赵勇和蔡斌相比,都有差距,更别提和郎平比较了。蔡斌执教江苏近十年,虽然江苏队涌现出一代一代优秀球员,但竞技水平、成绩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但毕竟有丰富的冠军争夺战的执教经历,赵勇能让排协提起的执教青年队的成绩,其实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毕竟其他球队对青少年球队不太重视的原因。 其实中国女排从来不缺有天赋、有潜力的球员,只是缺少伯乐。但愿赵勇以长远为计,赢日本不足为喜,输给意大利也不必气馁,重要的是积累经验,锻炼磨合队伍,为洛杉矶奥运会做准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