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章是李鸿章的哥哥,入湘军曾国藩幕府,犹早于其弟弟李鸿章。早年以“临事缜密,所为公牍简洁得要,”大为曾、胡欣赏,不过十馀年,便从知县升到总督。 战争时期,他管理湘军後勤,军队那会儿正缺钱,他没好意思搞腐败。和平时期,任职所在地都是川、粤等富裕之区,再不往家拿点儿,就说不过去了。 只是,憋了这么久,猛一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下手不免失了轻重。入川为督,途经彭山(眉山属下小县),他要求县令置办灰鼠皮帐盖四顶、燕窝若干盒。小县哪能办出这么高级的“供应”?县令“哭乞”减免,瀚章愣不应允,最终还是拿了笔巨额现金走人。 贪官也要慢慢历练,不断成熟,调任两广总督后,瀚章便摒弃了“如盗贼然”的风格,走上“取之有道”的“正路”。 其时,广东巡抚是满洲人刚毅,背景深,後台硬,“任官多自专”——买官卖官最具效益——瀚章不敢得罪他,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尽售各武职”。 某年,瀚章生日,有杨某者送礼金一万两;杨某,原系李鸿章家厨子,“积军功保至提督”,然徒有空衔,并无实任,听说李家大老爷可安排补缺,赶紧凑足银子到广州来“跑官”。 瀚章二话不说,给他补了个钦防统领。杨某到任,一打听,此职月薪不过三百,且无油水;欲收回投资,至少在三年以外,回报率如此之低,早知道做什么官啊! 杨某跑到督府诉苦,瀚章一听,骂了声“蠢材”,便不理他,令门丁去开导。门丁将他叫到一旁,说:“大老爷让你做官,可没说让你靠薪水生活。你手下不有那么多管带之职么?我告诉你,如今想作管带的人可海了去了。你那榆木脑袋就不能开开窍?” 杨某一听,大彻大悟,回营,便将现有管带全部开革,所有空缺职位“竞标”上岗。不几天工夫,不但收回成本,还净赚三千。 行贿买官如杨某者甚多,瀚章都让他们“未尝有亏耗”,由此获得“取之有道”的美誉。瀚章又能将心比心,任官三十年,从未以“贪酷”参劾过任何人,人送外号“官界佛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