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什么没人敢吃?一个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农民说:别说吃了,平时我们都不敢招惹它!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曾经的东北可谓是什么都敢吃,现如今的小鸡炖蘑菇曾经可是叫做蘑菇炖飞龙,飞龙就是人们俗称的野鸡。 当时野鸡还是东北人餐桌上的一道硬菜,可到了现如今,东北的野鸡遍地都是,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可还是无人敢吃,甚至人们都不敢招惹。 虽然野鸡长的有些花里胡哨,但它的适应能力极强,零下35度的东北雪地照样活蹦乱跳,繁殖能力更是吓人,一窝能下6到22枚蛋,孵化期才28天,幼鸟一个多月就能独立生存。 而且现如今野鸡的天敌们像是狼、狐狸、老鹰等野禽在野外十分少见,没有了天敌的困扰,野鸡的繁殖根本管不住。 如今在东北的农村,野鸡成群结队地溜达,庄稼地、果园、甚至农户家里,哪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可对于农民们来说,野鸡数量的增多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毕竟这些野鸡会啄食田地中的种子、啃嫩苗、扒拉果实,一年下来,粮食损失极高。 但人们也不敢对这些野鸡下杀手,因为在多年前,野鸡成为了二级保护动物,法律明文规定,捕杀、贩卖、食用野鸡,轻则罚款,重则判刑。 曾经就有个农民抓了几只野鸡,结果被判了几年牢狱,还赔了一些钱,这事一经传开,谁都不敢动野鸡的心思了,野鸡也从人们的盘中餐变成了如今烫手的山芋。 这样一来,农民们对于野鸡是打不敢打,杀不能杀,吃也不能吃,只能想一些办法来驱赶对方保护自己的庄稼,为此人们想出了多种办法。 有人曾经试过用稻草人吓唬,结果野鸡聪明得很,发现是假人后,反而更嚣张,后来,农民们想出了新招,用废弃磁带、空啤酒瓶、彩色毛线甚至风铃,利用声音和视觉刺激驱赶野鸡。 风吹过这些东西后会发出呜呜声,野鸡一听就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这些土办法虽然有效,但终究治标不治本。 直到现如今,农民们依然在尝试与这些野鸡斗智斗勇,十分头疼,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主要信源:(微大庆——看!大庆的寒冷冬日里,这些“肥啾”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