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视角看:禁锢中国崛起的“三大岛链”
🇨🇳岛链:本是一个地理概念,是指地理上的岛弧链: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弧状岛屿群。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国务卿提出岛链封锁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中国,越南,使之只能在近海出没后,成为了军事概念。 目前岛链主要目的是封锁中国,美国著名军事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甚至把第一岛链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因为该岛链仅距中国160公里,从这里能够向整个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投射力量。
[一R]第一岛链 :阿留申群岛和楚科奇半岛-千岛群岛和宗谷海峡-日本列岛和津轻海峡-宫古海峡和琉球诸海峡-台湾岛-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和吕宋海峡-菲律宾群岛和苏禄海峡-大巽他群岛。 关键点是居于中间的台湾岛。
[二R]第二岛链是比较于第一岛链而言的,它以关岛为中心,由日本的小笠原群岛、硫黄列岛和美国的马利亚纳群岛等岛屿组成。冷战时期其后方依托力量是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基地群。
[三R]第三岛链,北起阿留申群岛,中部是夏威夷群岛和大洋洲群岛,将整个澳大利亚都包裹在内,一直延伸到了波斯湾。相较于第一和第二岛链,第三岛链的作用最低,与其说它是围堵中国的岛链,不如说它是美国为应对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最后一道预警机制。
📻从我们地理的角度分析太平洋西部的岛弧形成原因多是构造运动产生的:
板块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大洋板块相对于大陆板块的水平位置要低一些,相向运动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就形成了海沟,同时在大陆部分容易形成海岸山脉,或在近海形成岛弧链.例如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和亚-欧大陆东部的岛弧链, 在美洲西部的庞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