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次等于吃白糖?内科医生呼吁:这种粗粮趁早扔掉,或升高血糖。
门诊遇到一位患者,她平时挺注意养生的,听说吃粗粮对身体好,就经常熬玉米粥、做玉米饼吃,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这两样。
可最近,她总是感觉头晕乎乎的,去医院一查,竟然是血糖偏高了!
“这怎么可能?”患者一脸困惑地对我说,“我吃东西一直很小心啊,甜的、油腻的我都很少碰,怎么会血糖高呢?”
我仔细询问了她平时的饮食习惯,在听到她经常会吃玉米后,我回答她说道:“玉米这东西,虽说是粗粮,对身体有好处,但它里头的淀粉可不少,特别是那种甜玉米,你吃多了,血糖自然就上去了。”患者原本以为自己是在养生,没想到却吃出了问题。
那么,玉米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我们应该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血糖稳定呢?
01
这些人血糖容易出现异常,要警惕了
1、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逐渐减缓,各种器官功能也会逐渐衰退。
中老年人的胰岛功能可能不如年轻时候,胰岛细胞的损伤累积,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糖代谢。
同时,随着免疫力的下降,这一年龄段的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包括血糖异常和糖尿病。
2、不经常运动的人
在现代社会,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常常使人们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缺乏运动会导致脂肪在体内积聚,血糖利用率降低。
长时间缺乏运动不仅会影响体型和体能,还可能导致糖代谢功能减弱,增加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3、家族遗传因素
糖尿病有较强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比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个人患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4、慢性病患者
高血糖、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本身就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可能导致血糖水平波动。
患有这些慢性疾病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综合体检,密切监控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
一些药物,特别是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
这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炎症和其他医疗条件,但它们也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02
这种粗粮可能会升高血糖,平时建议少吃
玉米作为一种普遍消费的粗粮,因其丰富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而受到推崇。
然而,玉米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它可能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
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和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的人来说,食用玉米需要特别小心。
市场上销售的许多加工玉米产品,比如甜玉米罐头或烤玉米,往往添加了很多糖分来增强味道,这使得它们的血糖影响更加显著。
即使是自然成熟的玉米,其本身的甜味也说明糖分含量是比较高的。
尽管玉米的GI值较高,但它仍然可以作为饮食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食用:
1、选择整根食用
与加工的玉米制品相比,整根煮熟的玉米保留了更多的纤维,纤维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
2、控制摄入量
食用玉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可以将玉米作为膳食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主食。
将玉米与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其他低GI的蔬菜搭配,可以帮助平衡餐盘,减少单次食用大量玉米带来的血糖波动。
3、避免糖化处理
避免购买添加糖分的玉米制品,比如糖渍玉米或调味玉米片,天然形态的玉米更适合血糖控制。
03
4个建议,帮助血糖更稳定
1、早睡早起
保持血糖稳定不仅仅依赖于饮食,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进而稳定血糖水平。
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的荷尔蒙平衡,包括那些控制食欲和血糖的荷尔蒙,研究表明,缺乏睡眠的人更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
2、健康饮食
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减缓血糖上升,增加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食用加工食物和高糖食物。
此外,应该适当分配每餐的热量,避免大餐带来的血糖波动。
3、情绪管理
压力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因为身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分泌更多的激素,比如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影响血糖水平。
进行压力管理,比如深呼吸、瑜伽、冥想或是进行舒缓的活动,都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帮助血糖控制。
4、定期体育锻炼
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建议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或太极,这些活动可以在不造成低血糖的风险下,帮助稳定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计划应该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体力进行调整,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健身教练。
血糖管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正确选择和食用粗粮,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维护血糖的稳定。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血糖健康,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