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浙江有一大批家长特别忙特别忙,因为明后两天,就要填报高考志愿了。有家长推掉所有应酬和活动,在家查院校和专业资料;有的家庭是全员作战,家里变成了“战场”,一大堆资料摊在书桌、餐桌上;还有的家长到处打电话,连小学同学都联系上,就为了问一所山东的高校……对于志愿填报的考虑与谋划,今晚进入冲刺期,有位爸爸已经连续几天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时间不够用啊!80个志愿,那么多学校和专业,有些是我们熟悉的领域,日常见多了,还算知道具体情况。但有些专业和院校只能上网查,有学校有几个校区,所在城市都不一样,学科实力也差别很大。实在查不到的,就问身边的亲戚朋友。我因为援疆过两年,还有同学家长来问我新疆的学校怎么样。想要填好这些志愿,对我们家长来说,工作量实在太大了。”这位爸爸说。选城市还是选学校,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考虑。快报记者采访了7位考生和家长,他们的高考分数、选考科目、感兴趣的领域各不相同,看一看他们的志愿填报思路。否则能不出省,就不出省口述:杭州某民办高中女生家长高考分数:576分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说起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应该是从高一下选科就开始了。当时我就做过功课,选科是直接决定这个孩子能到哪个高度的。结合孩子的理科特长,我们最后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能够在同等分数条件下,拥有更多学校和专业选择。在高考当中,孩子的发挥不错,加上这个选考组合,我们基本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和女儿的目标都很一致,要留在省内,所以我们会优先选择在家门口,知名度比较高的省重点大学。我感觉身边的杭州家长基本上都有这个共识,除非能上985、211大学,否则能不出省,就不出省。相对来说省内学校的环境设施、寝室条件相对都更好。而且本地企业招人,也会优先考虑比较熟悉的学校。比如人事经理自己来自哪个大学,或者企业内本身就有一批来自这个大学毕业生,并且表现不错,那么彼此之间也会更有共同语言,在招聘时会占一些优势。根据我们的位次号和“冲稳保”的原则,我们已经大致做好了一个志愿表格。冲的梯队,基本是省内的一些重点大学,有理工科类、师范类、也有医学类的大学。孩子个人对于IT行业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们不打算报软件工程、计算机类别的专业,而是选择了测控技术与仪器,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学、质量工程、标准化工程、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很多家长会考虑让孩子从事和自己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