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从中国买什么,我就从中国买什么,买回去一起打印度巴基斯坦“抄作业”成体系,孟加拉干脆直接照搬。据马来西亚《DefenceSecurityAsia》7月11日报道,孟加拉陆军第七步兵师指挥官穆阿泽姆·侯赛因少将率高级代表团访华,重点考察了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SH-15型155毫米轮式自行榴弹炮。消息称,双方正在就采购一事推进合同磋商,最快2025年底前可敲定首批协议。如果达成,孟加拉将成为继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之后,又一个装备SH-15的国家。这套系统被称为“穷国的远程火神炮”,单车自带远程精打+快速转移能力,核心优势不只是打得准,更在于部署快、转移快、成本低。但这一次,孟加拉买火炮的动作背后不只是技术选型,更是战略站位。“你买什么我就买什么”,孟加拉抄得很直接SH-15不是个孤例。从重型坦克、教练机、到中程防空、反舰导弹,再到现在的远程火炮,孟加拉这几年的装备清单,几乎处处可见“巴基斯坦参考模板”。主战坦克:巴基斯坦用VT-1A,孟加拉也用;教练机:巴基斯坦用K-8,孟加拉也用;防空系统:巴基斯坦装备FM-90,孟加拉随后跟进;反舰导弹:巴基斯坦用C-802,孟加拉照单全收;多用途战机:巴基斯坦敲定J-10C采购,孟加拉也在推进成飞版本的引进。最让人玩味的,是孟加拉军方官员自己都不避讳这个策略。有军方人士就私下透露,“与其自己摸索,不如跟着实战经验来的,巴基斯坦已经帮我们试错了。”这句话不是玩笑,而是一种极其务实的采购逻辑——印度对孟、巴两线均有战略压力,采购战法和火力体系一体化,反而能提升协同度。何况,巴基斯坦这些装备基本都是经过实战测试,孟加拉跟着买,不仅少走弯路,还能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直接接轨。这也是中国希望看到的局面:老客户变种子用户,带动周边形成“中式装备生态圈”。为什么是SH-15?穷国理想型火炮,有价有货SH-15虽然不是顶级系统,但对于预算有限、又面对实际边境压力的国家来说,确实是“平替中的战神”。车轮底盘,机动性强:6×6配置让它适合南亚复杂路况,部署更灵活;打得远又精准:最大射程53公里,支持北斗定位、数字火控,能发射激光制导、GPS修正弹、火箭增程弹等多种弹种;发射快、转移快:1分钟完成部署,打完就走,有效规避敌军反炮火雷达;轻量级设计:整车22吨左右,可由中型运输机空投或远程投送;成本低:售价大约为西方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真正“有价有货”。这就是为什么巴基斯坦装备几十门后,在实战部署中频频出现。而埃塞俄比亚这样的内战国家也愿意大批引进。对孟加拉来说,面对印度在东部边境部署的大量火炮与装甲集群,SH-15这类装备正好补上远程精打的短板。一旦装备成规模,孟加拉陆军可以依靠SH-15实现战术主导权的提升,尤其是在边境争议地带实施“快速部署—精准打击—闪避转移”的非对称作战。从“巴铁”到“孟铁”?南亚格局正被重塑如果只是火炮,还不足以引发战略级警觉。但孟加拉近年对中式军工的全方位引进,已经不再是“散件拼装”,而是明显在模仿巴基斯坦的全套思路:海军装备倾向于中国舰载体系;空军重点推进J-10C(有消息称孟方有意采购成飞战机,可能由中国支持建立维护体系);陆军则是以VT系列坦克、SH-15火炮为支撑,构建快速机动与远程火力打击能力;防空、雷达系统也与巴基斯坦保持类似配置。这意味着,孟加拉不是在“买中国武器”,而是在构建“中式一体化作战体系”。而这正好符合中国的军贸长期目标:不只是做装备供应商,而是做体系输出者。孟加拉一旦彻底接轨中国体系,不仅意味着又一个“巴铁”,而且是“东线版”的。从喀喇昆仑以西的巴基斯坦,到孟加拉湾以东的孟加拉,如果中巴孟三国同时具备中式火控+中式制导+中式空军+中式反舰能力,对印度的地缘空间就构成东西夹击态势。尤其是孟加拉国地处印度“肚脐眼”——西里古里走廊以东,一旦中孟关系进一步深化,印度东北方向的战略脆弱性将被进一步放大。印度国防智库对此并非没有察觉。近期有多份印度媒体评论指出:“孟加拉正在成为中国武器系统的全面输入国,未来甚至有可能形成中-巴-孟三边准联盟。”尽管官方并未正面回应,但从印度试图加快与俄罗斯的军技合作进度就能看出,它意识到了这条“东线隐患”。但问题在于,印度目前既要面对西线克什米尔方向的中巴联动,又要在东北方向盯住孟加拉潜在压力,再加上国内军工业自主化进展缓慢,资源分配已趋极限。而中国此刻推行的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出口军火”,而是一整套“标准化模块化体系化”的作战构建方案,谁买下它,谁就买下了快速成军能力。参考资料:《简氏防务周刊》2025年6月刊:《孟加拉与中国防务关系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