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降薪降到怀疑人生
曾经让无数人羡慕的金融行业,最近两年也迎来了降薪潮。而且范围是方方面面的,从监管、券商投行到银行、基金、信托。
几年前还年入百万的投行打工人,有的已经收入腰斩,原来月收入2~3w的直接被砍到7~8k。
网上有人晒出了头部投行中金的近几年人均收入数据,从3年前人均百万已经大降50%。大家别看着人均还有50多万,这是加了管理层的,就像马云的收入和你平均一下,你也能年入上亿是一个道理。
中信证券更甚,2024年高管薪酬总额2875万元,较上年暴跌69%。
前两天,“招商银行人均薪酬降至60万元以内”冲上热搜,也是已经连续3年下滑,背后是这家银行巨头营收罕见下滑与净息差收窄的无奈。
基金行业也未能幸免。基金经理年薪峰值从1500万降至120万,降幅超90%;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359人,创历史新高。
信托也进入“至暗时刻”。比如某大型央企信托公司高管降薪50%,中层30%,基层5-10%。
据统计,2023年,在券商概念板块的57家公司中,共有29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占比过半。
40余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一半的银行人均薪酬同比下降。有的不仅降薪,还要把之前发过的奖金绩效收回。
要知道在3~4年前,金融行业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我曾经接触过一个信托经理,他当时告诉了我他们单位年中毕业入职的新人,年终都有6位数。
但现在已经风光不再了,曾经他们对未来有多乐观,现在就有多悲观。
金融行业降薪,影响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附近的房租房价以及金融专业的分数线。
北京的房价很大一部分就是这群高收入群体支撑的,3年前他们年薪百万,买的都是上千万的房子,现在收入锐减,相关板块的楼盘就不会好卖。
过去几十年房价之所以增长,有个基本前提就是收入是在增长的,你买了房做贷款,银行敢放款也是因为你的收入及收入预期,并不是抵押物。
房租也是一样,北京不少小区的房租已经降了超20%了。
今年,两财一贸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大跌50分,央财的投资学直接大降65分,大部分专业的复试线仅为国家线。
前几年这三个院校的金融专业分数线可是风光无限,直接媲美头部985,属于考上就不愁高薪工作的专业,如今也开始走上土木的路子。
很多人会很纳闷,为什么会降薪,那是因为没有仔细思考背后的原因。金融行业过去赚钱,赚的是金融牌照的钱,地产的钱,通道的钱,唯一的门槛和壁垒只有行政门槛。
很多银行就是有金融牌照,恰好遇到了好周期,充当了一个资金中介的作用,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吃的也是地产红利周期红利,所以能躺赚。但现在周期和红利没了,行业就回归正常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