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这黄小姐一家的瓜,最近是越滚越大,眼瞅着就要从娱乐新闻直接升级成法制新闻了。最新的动静是啥呢?就是有些声音开始冒出来,想把这事儿往“同名同姓”的乌龙上引了,说什么“黄杨钿甜爸爸的事儿,大概率是搞错了人”。特别是四川慈善总会也出来说了,他们那儿确实有个叫杨伟的主任,但跟黄杨钿甜她爹不是一个人。
嘿,这话听着是不是特耳熟?黄杨钿甜她爹杨伟自个儿不也这么说嘛,说网上那些爆料,什么负责灾后重建项目啊,什么贪腐啊,都是跟他同名同姓的人干的,他可冤枉着呢!
你看,这套路就来了。先是当事人自己喊冤,说“此杨伟非彼杨伟”,现在又有官方机构出来背书,说慈善总会的杨伟确实另有其人。这么一来,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可能就真信了:“哦,原来是搞错了,散了散了。”
有媒体已经开始为黄家振臂高呼呐喊助力了,说什么“面对舆论质疑不必陷入自证困境”,还说什么“慈善总会已辟谣同名同姓,也证伪了黄家贪腐的可能性”。哎哟喂,这话说的,轻飘飘一句“同名同姓”,就想把全国网友当傻子耍吗?
各位,咱能就这么轻易被糊弄过去吗?这事儿的关键,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问题”!
咱先把四川慈善总会那个杨伟放一边,既然四川慈善总会出来说了是两个人,那就姑且认为就是两个人吧,但这事跟黄爸爸被质疑的事儿有关系吗?现在媒体大肆宣传这事,是不是搞错方向了?还是想和稀泥把事情搞浑?
网友们扒出来的所有核心疑点,从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指望从慈善总会那儿找答案!大家真正关心的,是黄杨钿甜她爹,那个曾经在雅安市投资促进局干过的杨伟,他身上的这些事儿,他自己能解释得清楚吗?
那对闪瞎眼的耳环,真是假的?
黄杨钿甜她爹一口咬定,女儿成人礼戴的那对230万的格拉夫耳环是假的,家里那些珠宝首饰也都“并非正品”,欢迎鉴定。这话一出,我就纳闷了。一个住着深圳上亿豪宅(这豪宅总不能也是纸糊的吧?),女儿4000块的裙子随便穿,当妈的司玲霞女士早在2016年就被扒出戴着疑似50多万的梵克雅宝,2018年又晒过疑似40多万的卡地亚手镯,这么有钱的家庭,会在女儿18岁成人礼这么重要的场合,特意让她戴个几十块的假耳环出来显摆?还专门发文强调“耳环是妈妈的”?这是什么操作?怕别人不知道你家有钱到只戴假货?
而且,有懂行的网友说了,照片里那耳环的“火彩”,那是天然高级宝石才有的光泽,高仿很难做到。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假的,那你倒是把购买记录拿出来啊,这么简单的事儿,比喊一百句冤枉都管用。可为啥不做呢?这里头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从未负责灾后重建”?那7个亿的项目联系人是谁?
黄杨钿甜她爹在声明里说得斩钉截铁,自己在雅安工作期间,从未负责过雅安灾后重建招投标项目,网传的相关内容都是同名同姓的人。这话听着多硬气啊。
但是,神通广大的网友们很快就在雅安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的官网上翻出了一份2015年的文件:《荥经县云峰山4A级景区开发项目》。白纸黑字写着,这项目“已结合4.20芦山灾后重建”进行升级改造,估算投资总额7个亿!项目联系人是谁呢?杨伟,市投资促进局,后头还跟着一串手机号:1589269XXXX。
这就有意思了。杨伟这个名字是挺大众,可这手机号总不能也满大街都是同号吧?更绝的是,网友顺着这个手机号查下去,发现黄杨钿甜她爹杨伟后来在深圳开公司留的联系方式,还有他支付宝账号绑定的手机号,嘿,还就是这个1589269XXXX!而且那支付宝头像,还是黄杨钿甜小时候和她妈的合影!
你说巧不巧?同名同姓还同手机号,甚至连老婆孩子都“同”款了?这要是还能说是“误会”,那可真是把全国网友当傻子糊弄了。难怪这事儿爆出来后,那个支付宝账号很快就被注销了,这是心虚了还是巧合太多怕人误会啊?
所以,黄杨钿甜她爹,您老人家到底参没参与那个7个亿的灾后重建项目?这事儿您可得给大伙儿说清楚。别老拿“同名同姓”当挡箭牌,这招儿不好使!
8年辞职,如何暴富到住上亿豪宅?
根据公开信息和她爹自己的说法,杨伟2017年才从雅安辞职下海。可就在辞职前一年,2016年,他老婆司玲霞女士就已经戴上了疑似50多万的珠宝。辞职后更是不得了,短短几年,全家就从雅安搬到了深圳,住上了价值过亿的深圳纯水岸别墅。
有网友扒出2011年黄杨钿甜和弟弟的照片,那时候她家看着跟普通人家也没啥两样。怎么短短几年,尤其是在雅安地震之后,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就能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爹说自己辞职后跟爱人一起创业。行,创业能致富,这没毛病。可问题是,做什么生意能这么快就积累起如此惊人的财富?8年赚230万不难,难的是买副耳环就花了230万。这暴富速度,马云看了都得佩服。
网友们在乎的从来不是耳环真假,而是这钱来路正不正!尤其是这发家史,是不是跟他在雅安当公务员,特别是负责招商引资、参与灾后重建项目的经历有关系?这才是大家真正想知道的。
公司股权变更,是在怕什么?
就在耳环事件发酵,网友们开始深挖黄家背景的时候,杨伟名下的公司突然开始了一系列“小动作”。
比如那家成立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益善堂(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经营范围一度跟核酸检测沾边。就在风口浪尖上,这家公司火速改名成了“深圳市水瓷慕美妆贸易有限公司”,杨伟和老婆司玲霞也退出了股东行列,连公司地址都从高大上的CBD换到了水泥厂宿舍。
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太巧了?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斜,干嘛这么着急忙慌地撇清关系?这不是更让人怀疑他们心里有鬼,害怕被查出什么问题吗?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戏码,网友们可见得多了。
踩准“国难财”的时间点?
有网友质疑,杨伟家发迹的几个关键节点,似乎总能踩在“国难财”的时间点上。
第一家关联的影视公司,是雅安地震后的第二年(2014年)注册的,当时杨伟还没辞职。为啥一个公务员家庭要开影视公司?还让小小年纪的黄杨钿甜走演艺路?有人说娱乐行业好洗钱,这话咱没证据不能乱说,但确实引人遐想。
第二家生物公司,成立于2020年疫情突发之际,迅速拿到批文,在四川和浙江开展业务。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这些“精准卡点”,难免让人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
所以你看,黄杨钿甜她爹这事儿,它真不是一个“同名同姓”就能解释清楚的。这里头牵扯到的疑点太多了:巨额财产的来源、在职期间是否违规经商、是否利用职务之便为家族牟利、是否在灾后重建项目中中饱私囊、公司股权变更的真实目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小锤子,敲打着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敏感神经。
现在雅安纪委已经介入调查了,这是好事。但咱也得提个醒,调查不能只是走过场,更不能被某些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势力带偏了节奏。人民日报都说了,“离职不是免责条款,身上如果真‘背’着事儿,该查依然会查,该追责依然会追责。”
咱老百姓不仇富,也不仇官,仇的是那些贪官污吏,是那些利用权力寻租、中饱私囊的蛀虫,是那些把国难当成发财机会的黑心商人。
黄杨钿甜她爹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从他漏洞百出的回应和事后那些慌不择路的小动作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巨额财富来看,他们一家子,明显是怕了。
至于怕什么,咱就等着官方调查给个说法吧。希望这次调查能真正做到公开透明,不放过一个坏人,也别冤枉一个好人。
毕竟,这事儿已经不仅仅是黄杨钿甜一家的私事了,它关系到我们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对社会正义的渴求,甚至关系到当年那些为雅安地震捐款捐物的普通人的朴素情感——我们的爱心,到底有没有被辜负?
所以,别再拿“同名同姓”来糊弄人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互联网也是有记忆的。要想真正洗白,靠的不是删帖降热搜,也不是找几个媒体带节奏搅混水,而是实实在在的证据和经得起推敲的解释。不然,这瓜只会越吃越大,越吃越苦。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