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给饺子申专利反被中国网友玩坏!100种包法直接打脸
最近国际文化圈又出幺蛾子——韩国偷偷给饺子外观申请专利,想用这招打压海外中餐馆。
结果中国网友反手甩出100种饺子包法,从元宝饺到麦穗饺,直接把韩国人看傻眼。这场闹剧背后,居然还晃动着美国的影子?
韩国专利文件惊现"饺子腰围"韩国专利局上周突然通过了一项奇葩申请:将半月形带褶子的饺子外观注册为"韩国传统食品"。
文件里连褶子间距、饺子腰围都有精确到毫米的规定,活像在给饺子搞选美比赛。
最绝的是条款里写明"中餐馆未经许可不得销售相似造型饺子",明摆着要卡海外中餐老板的脖子。
首尔某中餐馆老板老林气得发抖:"我爷爷那辈就在包这种饺子,现在要给你们交专利费?"
中国网友连夜开直播"饺子选秀"消息传回国内,抖音瞬间变成饺子博览会。
山东大妈秀出菊花饺,广东师傅亮出虾饺十三褶,内蒙古网友直接端上蒸饺界的巨无霸——比拳头还大的"毡房饺"。
最狠的是非遗传承人王奶奶,直播时闭眼三秒捏出蝴蝶饺:"让他们量量这个褶子间距?"
淘宝数据更打脸:韩国专利通过当天,中国饺子模具销量暴涨300%。
有商家连夜上架"专利克星套餐",包含36种造型模具,详情页写着:"韩国人敢来收钱,就用这些怼他们!"
泡菜往事暴露"文化碰瓷"产业链眼尖的网友翻出旧账——五年前韩国给泡菜改名"辛奇"申遗时,就玩过这招。
当时中国农科院甩出《齐民要术》记载:"作菹法"比韩国建国还早1000年。
这次连日本网友都看不下去了,晒出奈良时代的饺子壁画:"要不要把飞鸟时代也注册成韩国朝代?"
深扒发现,负责饺子专利的律所,去年刚接过美国某基金会的"东亚文化研究"项目。
而韩国文化部最新采购清单里,赫然列着"传统食品国际认证专项经费"800万美元。
这场闹剧最后以韩国专利局悄悄撤下公告收场。
倒是中国文旅部趁势推出"饺子非遗体验游",报名人数秒空。
正如网友说的:"抢注文化就像偷月亮——你连嫦娥家的门牌号都摸不着。"倒是美国基金会最新报告很诚实:"在五千年历史面前,碰瓷是个技术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